教育是民生之基、发展之要,社会力量是推动教育事业持续进步的重要支撑。河北省昌旭教育基金会自设立以来,始终秉持公益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尊师重教、奖教助学、发展教育” 使命,为徐水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汇聚起温暖而坚实的社会力量。
一、基金会性质与成立背景
2017年1月23日,河北省昌旭教育基金会获河北省民政厅正式批复成立,成为徐水区首个由省级民政部门核准设立的慈善基金团体,填补了该区在省级批复教育类慈善组织领域的空白。
基金会的成立,是徐水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更是搭建社会资源与教育需求精准对接的关键平台。其核心宗旨清晰明确:广泛汇聚社会各界爱心资源,常态化开展全区范围内的助学、助教、改善办学条件及其他教育相关公益活动,切实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助力徐水区教育事业实现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
二、基金会宗旨与业务范围
本基金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始终坚守“尊师重教、奖教助学、发展教育”的根本宗旨,围绕教育领域核心需求,精准开展以下业务工作:
(一)资助困难学生。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小学生群体,精准提供学习生活费资助,从根本上解决其就学经济压力,坚决杜绝“因贫失学”“因困辍学”现象,保障每一位学子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奖教优秀师生。一方面,对在徐水区教育教学工作中潜心育人、业绩突出、贡献显著的生活困难教师予以奖励;另一方面奖励学习深造中表现优异、品学兼优且自强不息的学生,双向激发“教”的热情与“学”的动力,营造全区教育领域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支持学校建设。聚焦学校办学条件改善,重点支持校园基础设施完善(如校舍修缮、功能教室建设)、教学设备更新(如多媒体教学器材、实验仪器补充)及校园文化建设(如校园绿化、文化阵地打造),持续优化学生学习环境与教师教学环境,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硬件基础。
(四)引智提质,促进教育发展。积极资助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提升活动,助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能力与科研水平,推动徐水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进而增强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为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三、基金管理与监督
基金会的公信力源于规范管理与透明运作,为此,基金会建立了多维度、全流程的管理监督体系,确保每一笔善款都用在 “刀刃上”:
(一)严格财务制度。全面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建立健全财务收支、资金管理、项目核算等内控流程,对善款的接收、存储、使用进行全程规范记录;接受专业机构进行年度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合规,经得起检验。
(二)全面信息公开。坚持“阳光公益”原则,定期通过徐水区政府门户网站专属板块、基金会官方宣传平台等渠道,主动向社会公开年度工作报告、财务审计报告、捐赠款物接收明细及使用情况等关键信息,确保社会公众清晰了解善款流向与公益成效,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三)接受多方监督。自觉接受河北省民政厅的行业监管与指导,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开展专项审计;同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主动回应各界咨询与建议,构建“政府监管+专业审计+社会监督” 三位一体的监督格局,以严格监督守护公益初心。
四、社会成效
自成立以来,河北省昌旭教育基金会的公益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积极响应,爱心力量不断汇聚,公益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基金会累计接收善款达311.69万元,善款来源涵盖企业、个人等多个层面:既有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慷慨解囊支持教育事业;也有爱心人士坚持每年定额捐赠数万元,以长期坚守传递公益温度;更有匿名捐赠者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用行动诠释“大爱无言”的公益情怀。
每一份捐赠、每一份支持,都已转化为助力徐水教育发展的实际行动: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优秀教师送去关怀与激励、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供资金支持…… 这些善举如微光汇聚,照亮了徐水教育的发展之路,彰显了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深厚情怀,为徐水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五、联系我们
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份社会力量的参与。河北省昌旭教育基金会诚挚欢迎社会各界企业、团体及爱心人士,以捐赠、咨询等方式加入我们,共同为徐水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名 称:河北省昌旭教育基金会
信用代码:53130000MJ0738821X
开户银行:沧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徐水支行
银行账号:6100620100000019509
联系地址:徐水区教体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联 系 人:李慧颖
联系电话:0312-7115638
我们将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管理每一份捐赠,以扎实的成效回馈社会信任,与各界携手,共同书写徐水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河北省昌旭教育基金会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