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期)
徐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ΟΟ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财政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波及面越来越广,程度不断加深,许多国家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在此次危机中将受多大程度的冲击,进而对我县财政经济有何不利影响,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增强做好明年财政工作的主动性,我局组织专项调研组,对我县部分金融企业、工业企业以及重点乡镇进行了调研,以期给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支柱行业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逐渐增大,作为我县经济主要支柱行业的石油物探装备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受到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呈明显下降趋势,目前跌幅已超过60%,由于物探产品需求取决于石油市场行情,油价走低必将影响我县石油物探装备企业今后的市场拓展和产品销售,加剧行业竞争,挤压企业利润空间。据了解,俊峰公司和北奥公司表示如果油价长时间处于80美元以下的价位,物探产品市场需求肯定会萎缩,两家企业均对未来两年的市场需求不乐观。另外,国际国内汽车行业整体不景气,直接影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销售,由于我县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的底端,以按照上游企业的标准和要求生产配件为主,产品创新空间较小,受到的整个行业波动的影响最为明显。以维德汽车铸件公司为例,该公司市场订单较前三季度已下降了3成。
(二)出口企业受到较大冲击
金融危机直接抑制欧美国家的消费需求,导致出口环境逐渐恶化,我县企业出口市场预计将受到一定冲击。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都已调低了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增长的预期,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对出口行业特别是初级产品加工行业的影响日益明显,以我县太行毛纺集团为例,其产品主要是粗加工的洗净羊毛,受国际市场不景气影响,今年1-9月份出口额仅为382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0%以上。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形势下,贸易保护会进一步抬头,外贸摩擦形势将更加严峻。另外,国外一些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收购、接管,部分国家或地区信用恶化,进出口贸易中的履约风险和结算风险也将进一步增大。鉴于我县经济对三资企业和外贸出口存在一定的依存度,出口形势恶化预计将给我县经济带来一定影响。
(三)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影响企业利润
今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据相关企业介绍,铜的价格从7.6万元/吨的高点降到了3.6万元/吨,钢铁价格的降幅也超过了50%,致使一些企业成品价低于成本价,导致企业利润下滑甚至亏损,库存压力增大,部分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一些企业由于资金不足,不得不低价售货。在这种情况下,遂城镇、高林村镇的铸造行业以及大因镇、留村乡的有色金属回收加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信心已经受到严重冲击,一些企业为保住市场份额处于严重亏损生产状态。据统计,全县59家入统工业企业有14家亏损,同比增加2家,亏损面达23.7%。亏损企业亏损额2197万元,同比增亏1592万元,增长263%。此外,受钢铁企业减产、房地产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我县以煤炭、焦炭、石料及大件货物运输为主的运输行业因业务量锐减受到较大影响,很多车辆在面临亏损的情况下不得不停运。
(四)引进外资的难度可能增大
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和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世界性的资金流动性短缺问题,如果世界经济增长减速或出现衰退,投资者的信心和能力均将缩水,外国投资者会减少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也会减少对我县的外资投入。
(五)对我县财税环境的影响
从1-9月份的情况看,我县财政收入呈平稳增长的态势,目前财税收入尚未受到太大的不良影响。但是,从我们调查的企业情况来看,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主要依靠9月份以前的订单维系,而且我县几个纳税大户9月份以后的生产订单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为此,我们应充分估计到经济影响税收的滞后性,以及国家财税政策调整带来的减收因素(如停征利息税、增值税转型等政策预计影响2009年财政收入接近4000万元,省政府取消和停征了108项收费项目),做足应对明年可能的税费减收准备。
二、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县财政经济影响的建议
(一)全力推进财源建设,壮大我县经济实力
1、实现产业引进多元化。继续坚持和推进“工业立县、项目拉动”战略,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努力实现产业引进的多元化,增强我县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我县财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加大优化环境工作力度,突出抓好执法环境和服务环境。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深入研究相关政策,加快土地储备进度,引导企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浪费。慎重确定企业优惠政策,保证政策公平。加快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实行收费归口管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
3、多措并举推动经济增长。充分利用国家以刺激经济保增长为目标的各项财税、货币政策,如提高出口退税率、扩大内需、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等有利政策,多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规范自身管理、克服经营困难、积极开拓市场,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快企业成长,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同时,规范建筑和房地产市场管理,宣传和落实好国家降低住房购置交易税费的调控政策,促进住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二)审慎确定财政收入预期增量
1、财政收入指标保持主动。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纳税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我县财政的影响预计在明后年将逐步显现,而且影响深度和广度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必须合理和谨慎地确定明年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给财政发展和企业发展预留一定缓冲空间,为我县财政平稳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2、各项经济指标相互协调。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由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我县部分行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且这些冲击还远未见底。为此,建议建立发改、统计、财税、工促等相关部门定期分析沟通机制,审慎预判我县经济形势,充分估计金融危机对我县的冲击,慎重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对作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考评项目的GDP等经济指标,应充分考虑面临的各方面困难,保持与财税等指标的相互协调。
(三)有保有压,明确财政支出方向
1、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进一步提高单位的预算意识,增强预算刚性,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超预算支出,防止花“过头钱”,减轻行政运行对财政平稳运转的压力,并提前做好行政运行经费“过冬”准备。
2、保障项目建设支出。以生产性项目建设为重点,结合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程,为工业生产、城镇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同时,要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注意项目建设与我县财力的匹配,做到谋划在先,量力而行,有效减轻财政运行风险。
3、确保民生支出所必需的财力。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逐步深化,财政支出的保障范围逐渐扩大,保障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养老、医疗、低保、就业再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是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道安全屏障。因此,科学合理的公共支出预算必须全额保障,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剧、经济形势不明朗、就业再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在保证公教人员工资发放和机关运转的基础上,民生支出必须确定为财政支出的重点。 (财政局)
预防先行 监督为本
我县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目前人类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迅速耗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在保护环境及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追求的目标。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出台了我国十项拉动内需举措,其中之一就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因此面对当前的形势和要求,怎样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现状:
我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总面积723平方公里,山区面积91.3平方公里。我县境内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枯水季节历时较长,此期水源枯竭,甚至干涸;洪水季节(汛期)主要集中在7-9月份,洪水暴发,河水陡涨陡落,因源短流急,洪水汇集较快,此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我县西部山区由于铁矿、石灰矿的滥开滥采,使得林草植被破坏严重,加之该区降雨量少、水资源匮乏,一旦遇强降雨,山体冲刷严重,增加地表径流,使得水库、河道等发生淤积。因此,我县西部水土保持任务艰巨。
采取的相应对策:
2006年以来,水利局多方协调,加大工作力度,先后投资700多万元,积极推广水土保持技术,对瀑河、五香坡、陈庄三个小流域进行了治理,促进水土保持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一)水土流失治理稳步推进。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水土保持工作进展顺利,水土保持资金投入达1000多万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平方公里。年内竣工综合治理小流域1条,兴建基本农田200亩,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济林200亩,新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000余亩,落实成果管护面积300余亩,完成“四荒”治理面积500余亩。
(二)预防监督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监督检查20次,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5个。其中省级以上审批2个,大中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率超过80%。全县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约100万元,防治责任范围5平方公里。
(三)水土保持治理效益显著。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可减少土壤流失量5000吨、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8000立方米,受益人口10万余人,解决居民安全饮水人口1万人左右。
(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