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徐水区法院依托“院校通”未成年司法保护品牌,与徐水二中创新联动,组织30名学生代表,以法治研学形式,联合推出“开学第一课”,让未成年人沉浸式感受法之魅力,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法治观念。
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引领下,研学团的师生们从诉讼服务中心开启第一站—走进法院。在这里,立案庭庭长瓮建红带大家走动式参观诉服大厅各个点位,详细介绍各窗口职能,并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方式现场演示要素式起诉状的操作方法,同时,对案件起诉到法院后的相关流程节点进行解析,让同学们直观了解纠纷从立案、审判到执行的整个流程。
在大会议室里,法院为研学团的师生们准备了精彩的普法课。“00后”法官助理马洁从防范诈骗、抵制校园欺凌、依法维权等方面生动授课,并结合自身经历,与在座的“10”后互动交流,分享感受,并向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送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奖励,引导他们在遇到以上问题时,要积极主动向老师、家长敞开心扉,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平稳度过青春期。
在互动课堂后,研学团又走进刑事庭审现场。这次选取的案件是一起危险驾驶案,该案被告人因无证且酒后驾驶机动车导致2人受伤被提起公诉。在观摩中,随堂的少年审判工作负责人贾艳霞法官围绕罪名涉及的法条和相关犯罪行为进行讲解,其中,重点强调了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在公共道路上竞相追逐等危险行为的危害性,提示大家要严格遵守交规,文明守法,做身边人的义务普法宣传员。
在青少年普法基地,研学团的同学们根据分工,分别换上法袍、公诉人制服、法警制服,扮演被告人和辩护人的同学也很快进入角色。一起发生在两个好朋友之间的盗窃案“庭审”正在上演。庭审剧情的原型是一起真实案例,被告人小甲与被害人小乙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到小乙家做客时,偷拿了他的手机,并转走了微信中的钱。“庭审”中,各方就是否构成犯罪激烈辩论,扮演审判员的同学表现沉稳,整个过程生动有序又充满知识点。
带队的老师表示,本次研学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普法之旅,创新了“开学第一课”的形式和内容,丰富了同学们的视界,也是徐水区法院与徐水二中“院校通”未成年司法保护品牌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实践。按照学校安排,本次参加研学团的同学们都是各班选出的优秀代表,在沉浸式体验的同时,以翻转课堂形式负责向全班同学进行普法宣传,要把这种法治的力量与温度通过未成年人自己的视角和感受传递下去,赋予青春法治的靓丽颜色。
徐水区法院将以“院校通”品牌为核心纽带,继续开展此类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通过深化与学校、社会的协同联动,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推动“开学第一课”“模拟法庭”等特色活动与“院校通”品牌理念深度融合,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屏障,为推进辖区法治社会建设注入更多司法力量。(撰稿:杨志芳 马洁 龚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