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引下,徐水经开区锚定“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目标,以营商环境优化为总抓手,在项目攻坚、要素保障、审批改革、服务创新等领域深耕细作,整合形成“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服务体系,为区域产业升级与经济腾飞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项目攻坚,以“全周期管理”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徐水经开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构建“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高标准落实”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形成“竣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全流程跟踪提效率。对项目签约、报批、开工、竣工等关键环节实施“干部包联制”,建立“1名领导+1个专班+1套方案”服务体系,创新“日调度、周督查、月考核”机制,高效破解建设难题。如VOCs有机废气治理项目通过专班现场办公,30天完成主体建设,工期缩短50%;河北镭射机电项目因资金问题停工后,专班定制“分期办理”方案,推动一期验收、二期拿证同步推进,助力项目快速复工。
全链条招商强集群。紧扣“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储能”“2+1”主导产业,以链式招商构建产业生态。一方面依托长城汽车“链主”企业,从2010年引入核心零部件产业至今,累计吸引博世、奥托立夫等国内外500强企业落户,集聚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本地产业配套率达68%;另一方面精准补链强链,针对汽车产业链薄弱环节建设部件园,引入科士达等项目,推动产业链核心供应商从“寥寥无几”增至52家,2024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
全要素保障稳推进。针对企业关键需求精准发力,如为解决长城汽车单水源供水隐患,主动谋划地表水厂至整车厂备用供水管道工程,通过多轮方案论证建立质量管控体系,筑牢企业生产保障;推行“标准地+承诺制”供地模式,建立重点项目用地“红黄绿”三色预警系统,土地供应精准度大幅提高,曾举全区之力腾挪13平方公里地块,打造亚洲最大汽车试验场。
强化要素赋能,以“精准化供给”激活企业发展活力。围绕企业发展“痛点”,徐水经开区在金融、土地、绿色转型等领域创新要素配置方式,为企业减负松绑、赋能增效。
金融赋能解难题。深化“百行联千企”专项行动,搭建“银-区-企”对接平台,为企业匹配“科创贷”“项目贷”等定制化产品。今年以来促成12家金融机构为企业新增授信3亿元、投放贷款超5000万元。
土地集约提效益。以“亩均论英雄”建立项目准入机制,优先引进高投资、高产值项目,开发区亩均税收从不足1万元提升至30余万元,其中奥托立夫(全球汽车安全系统龙头)亩均税收达335万元,打造“小土地、大产出”集约发展样板。
绿色转型树标杆。2025年新增保定市水木电器、河北卓正建材2家省级绿色工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工厂7家,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
深化审批改革,以“系统化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以数字政务改革为突破口,徐水经开区推动审批服务从“便捷化”向“增值化”转型,打造“环节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政务环境。
流程再造减时限。集成“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办理”等16个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网通办”;对重点项目推行“承诺即开工”极简审批,汽车内饰件生产项目30个工作日完成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全流程审批;企业开办压缩至“4小时办结核心事项”,21家企业通过优化流程实现1个工作日内开办。
数字赋能破壁垒。依托“云上开发区平台”实现“一网通办”覆盖率95%以上,运用“河北省规划许可业务审批系统”强化部门数据共享;升级企业登记注册系统,新增“个转企”模块,推行京津冀跨区域迁移“一地申请、资料互认、一次办结”,已办理迁移10户,彻底解决企业“两头跑”问题。
分类服务强适配。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项目简化环评管理类别,试点“环评与排污许可深度融合”,蜂巢传动电驱动项目借此节省10万元费用、缩短2个月投产周期;针对个体工商户提供“准入-退出”全链条服务,通过“线上预审+线下交材料”“表格填写线下办”等灵活方式,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办事无阻碍。
创新服务模式,以“全方位保障”擦亮营商环境名片。坚持“企业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徐水经开区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用“服务温度”换取企业“发展速度”。
管家式服务全覆盖。推行“项目管家”机制,对区内企业、在建项目实现包联全覆盖,今年以来累计解决用工、融资、审批等难题120余项;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21家重点企业设立该岗位,助力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优化产业质量管控体系。
专精化服务强支撑。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建立“需求清单+服务专员”机制,会前梳理融资痛点、会中搭建洽谈通道、会后跟踪回访,计划推出“专精特新服务包”,整合知识产权质押、产业链对接等增值服务;依托3家省级、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促进产学研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创新筑牢根基。
暖心服务赢赞誉。保定市爱情地产、颢辉汽车等企业在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后,向开发区行政审批局赠送锦旗致谢;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提供帮办代办服务,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以优质服务赢得企业广泛认可。
徐水经开区将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持续完善“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服务体系,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徐水力量”,其“以项目为核心、以要素为保障、以服务为抓手”的经验做法,也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