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3月23日B4版
3月8日,笔者来到徐水县有名的“蘑菇王 ”曹树才的菇棚的时候,他正在采摘蘑菇。“今年的蘑菇价高,批发每公斤都4元多,春节的时候都到了6元。”一见到笔者,他就乐呵呵地介绍说。
曹树才是徐水县大王店镇大仕庄村人,说到他与蘑菇结缘,得上溯到1984年。当时他从市场上了解到信息,种蘑菇是个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正好从《参考消息》上看到山东菏泽市曹县有个食用菌种植培训学校招学员,当时他就动了心。他说服了家人,东拼西借借来1000元钱,毅然踏上了外出求学路。凭借吃苦好学的精神,曹树才很快就在40多名同班学员中脱颖而出,像如何培植菌种以及银耳、木耳、平菇、天麻、灵芝的种植栽培技术,曹树才很快一一掌握。
技术学成后,曹树才回到家中,当年试种一亩地平菇,就取得了3000元的好效益。这在村里一下子引起了轰动。“3000元在当时绝对不是个小数目,这就更增强了我种蘑菇的决心和信心。”曹树才说。
曹树才特别相信科技,同时苦苦钻研科技,攻克了用玉米芯做栽培料种蘑菇的技术难题。“用玉米芯料源广,投入少,相对来说获利更大。”他研究出了一种用玉米芯、棉粉皮、麦麸、磷肥等为原料的混合配方,用这种栽培料,出蘑菇多,投资小,产量高。曹树才使用这种栽培料种蘑菇,亩产一万公斤以上,年效益在三、四万元以上,被乡亲们成为“蘑菇王”。
为让更多的乡亲靠种蘑菇致富,他除了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他们之外,还负责提供优质菌种和栽培料。带动不少农户靠种蘑菇挣了钱。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村里成立蘑菇协会,曹树才任会长,负责对本村蘑菇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原料供应,每年至少组织会员搞三到五次技术培训,免费及时向会员提供生产销售信息。当年,包括许多邻村在内共100多个种植户都加入了蘑菇协会。不过,曹树才这个蘑菇协会会长当得并不轻松。每当蘑菇出毛病的时候,他都马上进农户的菇棚进行研究,并很快出台对策。为让广大蘑菇种植户尽快掌握防病治病知识,他不但在村大喇叭上广播,还到蘑菇棚里去手把手教人技术,为乡亲们挽回经济损失几十万元。
一传十、十传百。曹树才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县内许多种植户都逐渐知道大仕庄村有个蘑菇王。甚至北京一家农业技术网站也派人慕名前来,请他撰写蘑菇种植技术,帮助种植户解答相关技术难题。近三年来,曹树才给这家网站提供了120多篇有价值的种植技术,帮农民解决蘑菇种植难题500余件。
王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