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网 | 保定市政府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走进徐水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专题专栏

交流互动

徐水“四型模式”助力新民居建设
发表时间:2009/06/16 点击次数:0

因地制宜 分类创建
徐水“四型模式”助力新民居建设
 保定日报 6月15日A1 版  作者:王全兴  常新社

  本报讯   6月1日上午,距保定市区仅1.5公里的徐水县漕河镇南庞村,鞭炮齐鸣,鼓声震天。作为首批省、市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这里正在举行新民居建设项目的奠基仪式。鉴于该村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拥有奶牛养殖、玻璃钢制造两大特色产业,徐水县将该村定为新民居创建“城郊辐射型”模式样板,投资3100万元的一期6栋新型公寓,不久将迎来首批320户村民入住。
  徐水县通过因地制宜、分类创建的方法,指导各村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建设模式,创建出城郊辐射型、干道拉动型、产业带动型、项目促动型的“四型模式”新民居样板村。目前,在该县的样板村中,省、市级样板村有5个,县级样板村有14个。
  城郊辐射型样板村,即创建村以接受保定市和徐水县城辐射为重点,对照市区总体规划,结合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开展创建。除南庞村外,处于县城中心位置的安肃镇小寺各庄村,投资1.5亿元、占地200亩的新民居样板房已开工建设。
  干道拉动型样板村,即沿107国道、徐大公路等交通主干线,结合村庄整治,建设高标准新民居。以奶牛养殖、餐饮业为主的漕河镇平家营村,新民居的规划设计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完成,该设计为全村节约土地100亩。
  产业带动型样板村,即对产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全、辐射带动强的村,以选定起步区、扶持示范户的形式开展创建。东史端乡东史端村拥有河北普康医疗、新华机器加工两大企业,借助村集体协调整合的闲散土地,由普康公司牵头,大胆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企共建、互利共赢”创建之路,一期总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的楼房已拔地而起,自下月起将有60余户村民入住。
  项目促动型样板村,即对重大项目和工程涉及拆迁占的村,结合规划布局调整,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崔庄镇西崔庄村抓住京石高铁拆迁项目的有利契机,统一规划了涉及36户的新居民小区,村民自主投资建设,日前已有12户开工建设。
  对“四型模式”新民居样板村,徐水县制定了县直部门帮扶、县财政奖补、资金监管、社会捐助等项制度,确保规范、有序运转。目前,19个省市县三级新民居样板村在建、新建、改建住宅面积近20万平方米,越来越多的徐水农民正享受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