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网 | 保定市政府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政策解读

 

 

 

保定市徐水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定市徐水区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3/03/19  点击:0

 

        出台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冀政字〔2022〕37号)和《保定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保政函〔2023〕5号),加快推进我区气象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气象保障服务徐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主要内容
 (一)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1.加快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聚焦气象雷达、气象卫星、数值预报、气象信息等气象事业发展的“四根支柱”,开展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应用、重大天气精细化预报、雷达产品释用、强对流天气短时预警、农业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等方面的研究,鼓励跨部门、跨行业开展气象科技联合攻关。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气象科研的融合应用。

2.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加大气象高层次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推荐气象人才纳入省、市、区各类人才专项计划、人才工程(项目),深化与上级气象业务部门、科研院所、高校的多领域交流和合作,鼓励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落实人才奖励和激励政策。将气象人才培养纳入全区人才队伍建设,对气象专业技术人才给予支持。多措并举优化气象干部队伍结构。

(二)强化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3.建设精密监测系统。推进智能化观测设备应用,优化气象监测站网布局,在地质灾害、山洪、城市内涝等灾害易发区及防灾重点区域科学加密气象监测设备,建成覆盖全区智能精准的立体气象监测网。加强气象卫星遥感和雷达应用,强化短时临近天气预警能力。鼓励和规范社会气象观测活动,提升气象资料获取及共享能力。加强部门协作,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做好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审批事项。

4.发展精准预报技术。建成从分钟到月的预报服务体系,形成“10天展望、5天预测、3天预报、6小时精准预报、3小时预警、10分钟实况更新”的机制。聚焦山区等重点地域、短时强降水等重大天气过程,提高气象预报智能化水平。加强智能网格天气预报应用,实施精准预报服务,实现落区精准到乡镇(街道)。健全强对流和极端天气应对分析评估和复盘总结机制。

5.加强精细气象服务。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开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发展需求自动感知、产品自动生成、信息精准推送的智慧化气象服务,有机融入决策指挥、调度管理平台和智能生活终端。加强与各类服务主体的互动,促进气象信息全领域高效应用。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支撑重大工程、重大活动开展。

6.加强装备保障能力。完善升级迭代及运行维护机制,逐步升级现有自动气象观测站,提升气象装备储备能力,全方位保障各类气象监测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山区乡镇的气象基础能力建设。配备气象应急监测设备,提升移动观测能力和现场气象服务能力。

7.强化信息化水平。强化气象数据资源、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保障,提升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各部门自建的气象探测设施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络,加强跨部门气象数据获取、存储、汇交和使用,提高气象数据应用服务能力。升级迭代气象计算机系统,优化通信网络,提升数据处理和信息传输能力。提升气象政务办公信息化水平。

(三)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8.强化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健全分灾种的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体系,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能力。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应用,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及时性和精准度。

9.强化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推动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的落地应用。建立气象灾害防御联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隐患排查,提升重点区域和敏感行业防御水平和承灾能力。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制度,推动5G、小区广播等技术在预警信息发布中的应用。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和乡镇(街道)等基层网格化管理。建立气象“大科普”工作格局,加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提高公众气象灾害应对能力。

10.强化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完善统一协调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和作业体系,引进安全高效新型作业装备。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防灾减灾、生态修复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方面的作业力度。强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联合监管,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防体系建设。

11.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发挥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作用。深化气象防灾减灾“一本账、一张图、一张网、一把尺、一队伍、一平台”标准化建设,完善以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多部门联动机制,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要建立重大气象灾害自动停工、停课、停业机制。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推进和完善气象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提供更高水平的保险保障。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

(四)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12.提升农业气象保障能力。加强农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建设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围绕粮食生产、种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开展全链条气象服务。加强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做好病虫害防治气象保障服务,开展特色农业分区、分作物、分季节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和气候评价,助力精品农业科学生产和风险防范。发展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探索“气象+农业+保险”新模式。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强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现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全覆盖。

13.提升“气象+”赋能行业发展能力。保障能源安全,提升电力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做好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调度精细化气象服务,开展光伏、风能发电等气象服务。保障道路通畅,发展交通气象服务、物流气象服务。实现危化行业雷电防御服务全覆盖。开展“一企一策”气象服务需求分析,面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全链条气象服务,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促进和规范气象产业有序发展,激发气象市场主体活力。

(五)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

14.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供给。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依托智能生活终端,开展覆盖百姓衣食住行游购娱学康等多元需求,发展自动感知、按需推送、在线互动、情景体验等智慧气象服务,打造个性化、定制式、场景化的“专属气象台”。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实现各类媒体气象信息全接入,增强社会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全覆盖。强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出行安全气象服务供给。提高健康气象风险预测预警能力,提升全民健身气象服务水平。

15.强化城乡气象服务供给。积极参与“数字徐水”建设,将气象服务全面融入城市数据大脑和网格治理体系,强化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网络、交通运输等生命线安全运行气象保障。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中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增强重大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高风险地区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

16.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健全重污染天气数据共享、预测会商、信息发布机制,做好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助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多源遥感技术在生态监测领域的应用,优化定量化生态气象监测评估业务技术体系。分析评价立体气候资源,开展气候舒适度、负氧离子、花期、空气清新度、气象景观、宜居指数等技术指标研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 针对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开展气候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打造气象公园、天然氧吧、气候宜居地等气候生态品牌。

相关文件:保定市徐水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保定市徐水区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 发展方案的通知


 

名  称: 保定市徐水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定市徐水区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
主题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3/03/19 
发布机构: 政府办

 

 

法律声明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检索中心

ICP备案号:冀ICP备05019342号-1   冀公网安备13060902000223号 网站标识码:1306250001
主办:保定市徐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