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保障“三夏”生产。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三夏”生产,落实跨区作业人员“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免收跨区作业农机具和运输车辆通行费等政策措施。建立跨区作业服务站、农机维修应急救援网络,做好服务保障。组建应急机收作业队伍,提供代收代种服务。区农业农村部门公布“三夏”生产服务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解决问题。分解落实夏播面积到乡村、到具体地块、到生产主体,抢时抢墒播种,确保秋粮面积只增不减。加快中央种粮补贴兑付进度,用好绿色高质高效、产粮大县奖励、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资金,一体化支持粮食生产。落实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卫健局、区交通局负责) 二、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力争按照每年1万亩农田规模进行新增和提质改造,每亩补助1500元左右。科学合理设计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以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土壤改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和建后管护为重点,加大建设力度,有效提高耕地质量和产量。(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局负责) 三、支持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发展。支持中央厨房预制菜生产企业加入产业联盟,做强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积极推介我区符合条件的中央厨房企业进入省级示范企业补助范畴。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区农业农村局、区工信局负责) 四、支持博士农场建设。积极争取“博士农场”项目落户徐水,积极协助申领各项奖补资金,并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视区财政情况给予一定奖励。将“博士农场”优先纳入市“揭榜挂帅”项目库。(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人行徐水支行、保定银保监分局徐水监管组、区工信局负责) 五、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支持辖区内符合条件的现代农业园区申报省级、市级各类示范园区和精品现代农业园区。(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六、加强产销对接。打造“徐水驴肉”、“徐水西红柿”等区域公用品牌。支持绿色食品认证,每个产品按上级政策进行奖补。对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有机产品转换证书)和有机示范基地创建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按政策进行补贴。(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七、强化金融创新服务。梳理农业企业融资需求,组织线上线下银企对接活动,协调解决融资难问题。推行农业农村金融服务专员制度,提供“一站式”、便携式、综合性服务,有效打通金融支农“最后一公里”。支持开展设施农业保险,减少农户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区农业农村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保定银保监分局徐水监管组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