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大汽车消费。利用省级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开展汽车消费促进月活动;积极参与保定市消费嘉年华活动,通过发放汽车消费券、赠送加油卡等方式拉动汽车消费。(区发改局负责)
二、稳住家居居住类商品消费。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专项资金,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换绿色、换时尚”消费促进活动,引导市场扩大以旧换新家电品种,发放专项政府电子消费券,激发居民消费活力。(区发改局负责)
三、发展“老字号”品牌消费。大力弘扬“老字号”企业工匠精神,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支持老字号企业在我区商业街和大型商超企业设立铺面和专柜,成为居民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推动“老字号”成为品质生活之城建设的亮丽名片。(区发改局负责)
四、提振餐饮消费。借助保定中餐厨师之乡优势,做好我区“驴火之乡”推广工作,发挥漕河驴肉、九禾驴肉的“保定老字号”作用,持续提升“驴火”知名度和影响力,活跃餐饮市场,扩大餐饮消费。(区发改局负责)
五、拓展文化旅游消费。设置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戏剧创作座谈会等板块,将更多高端院团和精品剧目引进我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利用视频号、公众号等媒体宣传我区地域文化,加深广大群众对我区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了解。积极参加“舌尖上的保定”美食文化节,配合全市叫响“中国北方旅游美食文化之都”城市名片。(区文广旅局负责)
六、建设文旅消费集聚区。借力第五届文旅发展大会,围绕刘伶醉景区、兴芮温泉度假区、瀑河生态度假区、神农生态园等特色景点,聚焦“文旅商业综合体、特色民宿聚集区、生态农场夜游”三大板块,全面启动“文化+灯光+演艺”组合式经济业态,打造全新文旅消费集聚区和经济增长点。(区文广旅局负责)
七、推动体育消费。优化体育消费环境,广泛对接社会资源,充分激发企业营销积极性,吸引更多体育健身俱乐部参与,提升体育消费市场信心,拉动体育消费规模;支持探索体育消费新方法、新举措,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势,培育体育消费新模式,培育符合本地实际的体育消费活动品牌;丰富体育赛事供给,扩大体育消费基础人群,提供多样化健身产品和培训服务,激发大众体育消费需求,支持体育企业开发在线健身、线上赛事、智慧场馆等消费新模式。(区教体局负责)
八、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开展线下促销活动;积极参与全市“消费嘉年华”活动,学习借鉴“政府资金补贴、商家让利促销、运营平台赞助”的运营模式,向我区居民发放政府电子消费券,鼓励餐饮、百货、商超、家电、石油、汽车等商贸企业开展各类打折、满减、购物赠礼促消费活动;开展线上促消费活动。组织电商企业参加“618”和“双11”网购节,积极参加省、市直播电商节活动,推动全区直播电商发展。(区发改局负责)
九、完善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利用省、市级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工程,对符合条件的东市场农贸市场进行提档升级;结合本地实际,培育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商业步行街;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升便民利民服务品质。(区发改局负责)
十、健全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2022年重点培育以世际德力为链主,雅果、巨力等供应链为链环的徐水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区发改局负责)
十一、积极参与线上消费促进活动。组织刘伶醉、世际德力、漕河驴肉、雅果、兴芮等企业参与“爱购保定品质生活・保定特色产品卖全国”线上促消费活动,带动特色产品直播电商,培育网红经济,培育更多的电商龙头企业和标杆企业,推动电子商务创新融合发展,促进新型消费。(区发改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