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区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保定市徐水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保定市徐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8月26日
保定市徐水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冀传[2020]4号)精神,持续优化贸易结构,显著提升贸易效益,不断扩大贸易规模,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推进全区贸易高质量发展,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具体措施。
一、切实强化创新能力,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
(一)筑牢产业基础。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索具、新能源、石油物探装备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德力食品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主导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全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发改局、区农业局)
(二)强化创新能力。大力支持跨国企业和研发机构与我区企业、合作建立创新中心,强化科技创新对贸易的支撑作用。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贸易有机融合,鼓励巨力、普康、华艺帽业等企业,在重点市场选点建设各级各类创新中心、实验室和孵化器。(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
(三)推动质量提升。千方百计强化质量管控,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标准,推动汽车零部件、索具、医疗设备等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落实认证认可制度,支持企业取得贸易伙伴国的各类国际认证。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推动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整合。建立健全食品、农产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工信局、区农业局)
(四)培育外贸品牌。支持重点外贸企业申报河北省外贸品牌优势企业,鼓励巨力等知名内贸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引导外贸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提升自主品牌出口份额。对标国际标准,重点在特色产业聚集区开展品牌创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河北品牌全球行”系列活动,参与河北产品境外展示中心创建活动,助力我区品牌产品走向世界。加强商标、专利和地理标志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商标和专利境外注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工作力度,为品牌培育提供有力保障。(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
二、持续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贸易质量和效益
(五)推动经营主体优化升级。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以工业设计为先导,聚焦优势产业,打造爆款产品,走“专精特新”国际化之路。(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发改局)
(六)持续优化商品结构。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物探装备、机械设备等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贸易。优化贸易结构,扩大中间产品贸易规模。加快智能制造发展,逐步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品牌经营等环节攀升,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发改局)
(七)强力优化贸易方式。继续做强做大一般贸易,不断增强企业的议价能力,持续提高一般贸易的效益和规模。引导企业用好加工贸易政策优势,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两端延伸,进一步促进加工贸易便利化。(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三、积极促进均衡协调,推动贸易可持续发展
(八)积极作为扩大进ロ。用好进口贴息政策,助力先进制造业企业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及重点行业相关设备的进口。鼓励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支持企业进口日用消费品、医药和康复、养老护理等产品。着力落实关税减免的优惠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的进口扶持力度。(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九)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研究我区借力雄安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发展服务贸易的可行性,抓牢京津雄服务贸易外溢机遇。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等高端展会,开拓企业视野,促进数字贸易开放创新。(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十)推动双向投资有效互动
。鼓励外资投向新兴企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强化外资对产业升级和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围绕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优势产能领城,建成境外产能合作标志性项目。鼓励有关境外承包工程企业扩大国际份额,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我区工程物资、技术、标准和服务输出。(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四、着力培育贸易新业态,��添贸易发展新动能
(十一)推动贸易新业态持续发展。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导外贸企业大力开展跨境电商贸易,推广“龙头企业+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模式。大力引进省内外龙头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到我区开展业务,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金融局、国家税务局徐水区分局、区邮政公司)
(十二)支持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学习石家庄、秦皇岛等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先进经验,引导服务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方向发展。大力发展设计、咨询、物流采购、营销、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外包。积极参与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示范园区、龙头企业认定活动,加快发展服务贸易。(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五、加强平台体系建设,切实发挥好支撑作用
(十三)强化开发区创新发展。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要素保障能力和承载能力,加快提升开发区能力水平。突出发挥在对接京津服务雄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的示范作用,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责任单位:开发区管委会)
(十四)大力推进贸促平台建设。精心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用足用好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等国内高端展会平台。配合省、市商务厅完善重点国别、重点行业、重点采购商三类数据库。鼓励企业成立企业联盟及行业协会,支持行业组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公共服务供给。(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六、支持内贸物流创新,着力促消费稳增长
(十五)推进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高标准做好全区物流业发展规划,实施物流模式创新工程,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绿色物流。加快构建快递产业发展格局,构建覆盖城乡、便民惠民的快递骨干网和末端投递网。(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交通运输分局、区邮政公司、开发区管委会)
七、切实深化改革开放,营造一流的贸易环境
(十六)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进一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做好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提升信用监管效能的同时,细化全市重点任务分工,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徐水区分局)
(十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信用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侵权行为惩戒力度。推进信息共享、联合监管,支持企业开展商标专利境外注册,指导企业进行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局、区行政审批局、国家税务总局徐水区分局、人行徐水支行)
八、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拓展贸易发展新空间
(十八)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支持中欧班列枢纽站点建设,在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开展组货业务。发展“丝路电商”,鼓励企业在相关国家开展电子商务。鼓励有实力的园区和企业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经济合作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交通运输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九、大力加强组织实施,着力健全保障体系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区政府主体责任,建立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完善中介组织和智力支撑体系,发挥行业组织、贸促机构在信息交流、行业自律、应对摩擦等方面的作用,重视高端外贸人才引进和培养,助力贸易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区外贸工作局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二十)加大政策支持。加强政策保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妥善应对贸易摩擦,推行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落实差异化管控措施。(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徐水区分局、人行徐水支行)
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研究具体政策措施,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抓好相关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