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经济开发区探索多元招商路径 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一是“赋能”强化资本基金招商。结合徐水区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特色优势,通过社会资本盘活政府存量优化整合、新设立组建等方式,与保定市产发集团共同成立招商引资产业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推动打造多层级、市场化、开放式的“产业基金矩阵”,实现资本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发挥“以投带引”作用,引导各类被投项目特别是我区2+1主导产业优选项目加快落地。 二是“筑巢”优化空间载体招商。充分发挥区标准厂房、云致科技谷招商引资主阵地的作用,加快从“地产思维”向“产业思维”转变,关注园区产业生态建设,在强化硬件基础设施基础上,提供更优的产业园区基础服务、园区内联合服务和园区外合作服务,打造集“产业发展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生活配套服务、园区运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宜产宜居宜创的产业综合体。搭建“反向飞地”招商平台。充分结合徐水本地产业需求,与京津冀、重点大学产业孵化基地设立“飞地”合作园区,开展产业技术对接、资源共享、跨区域合作等活动。在云致科技谷布局一批细分领域聚焦、专业能力突显、空间范围“小而精”的未来产业孵化器及加速园,深度链接外部科创资源,高质量孵化引进硬核科创企业,孕育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核爆点”。 三是“牵线”链接共性服务招商。深度了解园区企业上下游配套服务商和市场方向,做好企业“媒人”和“贴心人”,加快新项目与徐水区产业特点、市场配置挂钩,从区域产业集群到县域特色产业,特别是依托园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优势和现有园区企业供应链及订单,吸引更多项目落户。
徐水经济开发区刷新项目建设速度 提升服务企业温度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高质量谋划、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聚焦签约、报批、开工、竣工等关键节点,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保障项目顺利推进。2025年谋划建设省市重点项目18项,总投资189.68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19.6亿元。 二是优化要素环境支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开展“百行联千企”活动,做大做深“科创贷”“项目贷”等产品体系,指导金融机构到开发区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向企业精准“输血”,新增贷款余额较上年增加35%。加强项目用地保障,全力支持省市重点项目用地计划,不断提高土地供应精准度。 三是落实项目包联责任。按照项目建设周期和时间节点计划,落实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一对一、点对点”包保负责和联动推进制度,督促项目投资方加紧项目建设,争抢发展先机。投资1.2亿元的VOCs有机废气治理项目仅用一个月就完成项目主体搭建。四是打造高效便捷服务,以“一网通办”为抓手,充分整合各行业服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使更多政务服务能够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持续提高企业办事效率。投资5080万元的汽车内饰件生产项目仅用30天就完成开工所需的全部手续。 徐水经济开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以及保定市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表彰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解决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刷新“徐水速度”、提升服务温度,不断擦亮“投资保定”“保定服务”品牌,为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攻坚新颜值、决胜“十四五”做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