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网 | 保定市政府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2023年第四十期)

 

发布时间:2023/12/19  点击:0

 

徐水区聚焦科技赋能

助力农业强区建设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徐水区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注重发挥科技人才在服务农业产业化中的积极作用,政府搭台,牵线服务,校企联合,三方共建,充分发挥政策、科技、人才、市场优势,坚持聚焦科技赋能,把人才引进培育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力抓手。

平台蓄水。一是政府搭台,建好科技蓄水池。发挥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技术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徐水区政府主动与高等院校对接,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今年11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落户徐水,并在神农现代农业示范园、兴芮科技园两家园区设立了教学实践基地,与兴芮公司、神农产业园、世际德力、亚达益农等4家农企签订技术合作服务协议。河北农业大学在凯年、增贤产业园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以科技促进落叶果蔬、草莓等产业发展。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今年9月成功举办保定市徐水区人才沙龙暨“农问农看”主题论坛,邀请农业领域高校院所专家、企业高管、技术人才等近百余人共聚一堂,交流农业科学技术、分享农业科技成果。二是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区内新型农业组织、龙头企业与中国农大、河北农大、北京农科院、河北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建立“博士农场”6家、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3个、农业创新驿站2个、科研试验和成果转化基地2处,引进新技术、新品种30项。教授们深入田间,提供“定制化服务”,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牧养殖及设施农业发展方面的难题。

人才聚流。一是坚持外引内育,注入源头活水。立足于现有农业产业基础,邀请科研院所高端人才,通过开展培训、建立成果转化基地、签订科技服务协议等多种形式,为农业发展助力。博士后任晓伟关于小白菜水培品种筛选的试验就选在了神农蔬菜博士农场,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相继选择在各农场、驿站开展试验和本科生教学实践,专家教授深入农业一线答疑解惑,真正将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二是重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乡村产业“头雁”项目、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系列能力素质提升活动,在农业领军企业中,培养专家式的企业管理者,发现培养农业“土专家”。今年以来,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20场次,培训人数1000余人,全区聘任12名具有农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职业经理人,选拔152名会技术懂经营农业职业经理人,为“田秀才”“土专家”评定专业技术职称,让各类人才扎根沃野。

技术引流。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不断转化落地。目前,已经与中国农大、河北农大、河北农科院、黑龙江农科院形成了有效的对接合作。51名农业科技特派员与经营主体对接,开展多形式科技服务推广活动,推介水果番茄、草莓番茄、小麦品种等新技术40余项。智能控温系统使得设施蔬菜四季常青,滴灌水肥一体化的使用节省灌溉用水60%―70%,生物降解地膜、移动式病虫疫情测站、太阳能物联网杀虫灯、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等设施,可以精准防控病虫害、农残、重金属超标等现象,从源头为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小果型西瓜品种L600、金品绿松小白菜、农大761……大批高产优质品种在徐水得到了引种选育。

随着科技注入、成果转化在农业特色产业上的推动。徐水区西红柿、小葱、草莓高端精品果蔬占比逐步提高,设施农业发展到3.2万亩。全区拥有现代农业园区9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农业合作社727家、家庭农场1751家、社会化服务组织40家。从“博士农场”到“教授工作站”“教学实践基地”,从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人才培育到推进产学研、一二三产业融合,徐水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增点扩面,步步深入,辐射全区,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农业强区进程中跑出加速度。

 

 


 

名  称: 政务信息(2023年第四十期)
主题分类: 政务信息
发布日期: 2023/12/19 
发布机构: 政府办

 

 

法律声明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检索中心

ICP备案号:冀ICP备05019342号-1   冀公网安备13060902000223号 网站标识码:1306250001
主办:保定市徐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