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 守护“舌尖安全” 徐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实效,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切实守牢食品安全民生底线。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稳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定盘星”。徐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2023年第三季度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推进会议,推进全区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会议强调,各相关单位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对食品企业主体监管和指导,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让“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企业要熟练掌握《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及《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应知应会内容》等相关内容,主动规范完善主体责任落实档案资料,建立健全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精准推进精准发力,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开新局”。组成由主管副局长带队,相关业务股室参加的督导组,抽查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指导规范包保信息公示牌张贴、“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台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等方面。同时,及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前期包保干部督导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 强化组织强化责任,确保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结金果”。在第三季度伊始,及时发放《关于做好第三季度食品安全包保工作的提示函》,提示包保干部对照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第三季度适时对包保主体开展督导,提升责任意识,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微信工作群,及时在群里发布工作通知和指导,全天候“零距离”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徐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实效,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切实守牢食品安全民生底线。 徐水区司法局强化四项举措 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配齐三级法律顾问,为乡村治理科学决策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健全区、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政府和部门、村(居)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精选9名律师组建区委、区政府法律顾问团,15个乡镇(办)党委、政府和58个区直部门共配备73名法律顾问或公职律师;39名法律、法律工作者担任325村(居)法律顾问,实现了区、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及时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满足政府、社会和百姓对法律的需求。二是以公共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为平台,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高标准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乡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5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站325个,形成了上下贯通、各有侧重、功能互补、整体联动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开展乡村企业“法治体检”2次,村(居)法律顾问为村(居)提供法律服务296次,开展法治宣传30余次,协助村(居)委会审核、修订村规民约20份。在全区进行纵到底、横到边的拉网式排查民间矛盾纠纷,并及时调解。落实分级分类调解制度,与公安、法院,信访等9个部门建立对接机制,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共排查民间矛盾纠纷670件,调解成功657件,调解成动率98%,促进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全力抓好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简化法律援助手续,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优化服务流程,拓宽申请渠道,做到应援尽援。积极开展“春暖农民工”志愿活动法律宣传、学雷锋日法律宣传、“3.8”妇女权益日法律宣传、3.15消费者权益日法律宣传。截至目前,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78 件,其中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100件,促进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四是积极打造法治乡村示范场景。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依托“一月一主题”等载体,深入推进“法律十进”“法治十建”活动,增强普法针对性、时效性;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全区1047名乡村“法律明白人”基层网格员作用,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现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5个。徐水区崔庄镇商平庄村今年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通过典型引领,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法律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