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肥水要跟紧。3月13日,区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苗情调查。针对小麦苗情长势特点,制定了分类施肥指导意见。旺长麦田要以控为主,肥水后移。 旺长麦田应以“控”为主,肥水管理可推迟到拔节中期,一般可选用尿素等速效肥料,结合浇水亩追施N素3.68公斤(折合尿素8公斤)左右,并适当喷施含氨基酸、腐植酸的叶面肥,增强小麦抗逆性。 壮苗麦田要促控结合,稳壮保优。生长正常、群体适宜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结合灌水施尿素、硝基肥等速效氮肥,对地力水平较高的麦田亩追施N素3.68~5.52公斤(折合尿素8~12公斤),对地力水平一般的麦田亩追施N素4.6~6.9公斤(折合尿素10~15公斤),促进穗花发育,培育壮秆大穗。对于壮苗一类麦田肥水管理可推迟至拔节初期进行,结合浇水亩追施N素3.68~5.52公斤(折合尿素8~12公斤),以保苗稳健生长,稳穗增粒增重。 弱苗麦田以促为主,优化群体。三类晚播弱苗春季田间管理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趁墒及时追氮补磷,亩追施N素3.22~4.6公斤(折合尿素7~10公斤)和适量磷酸二铵,以促进春季分蘖生长;第二次结合浇拔节水亩追施N素2.3~3.68公斤(折合尿素5~8公斤),以促进小花发育成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