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动荡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全力抓发展,重点抓项目,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一、入统工业稳定发展。
1―10月份,入统工业完成总产值55.9亿元,同比增长25.1%。入统工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18.9%,增加值增速比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83亿元,同比增长26.8%。
至10月底,产值累计过亿元的工业企业11家,其中巨力集团超过20亿元,达到20.68亿元,俊峰公司5.55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6家,分别是巨力集团23883万元、俊峰公司11954万元、刘伶醉酒厂4527万元、东方造纸公司2230万元、久久集团6518万元、供电公司1088万元。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154228万元,重工业完成产值4048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3%和26.7%。
全县三大主导行业中:物探设备制造业产值96001万元,同比增长4.7 %;吊索具行业产值216705万元,同比增长39.1 %;汽车配件行业产值67798万元,同比增长98.3%。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加快发展势头,投资项目多,总量大,增速快。至10月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5702万元,占市定确保目标的80.6%,同比增长55.4%,增速比上月提高19.3个百分点。城镇投资171065万元,占市定确保目标的85.5%,同比增长81.3%,比上月提高29.4个百分点。农村投资54637万元,同比增长7.4%。
从项目建设情况看,5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130个,共完成投资166424万元。其中千万元至1亿元项目34个,完成投资39896万元;亿元以上项目12个,完成投资106745万元。
从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结构看,一产投资6713万元,同比增长1%;二产投资146706万元,同比增长108.9% ;三产投资13005万元,同比增长21.5%。
三、引进内资平稳增长。1―10月份,累计引进国内资金43458万元,占县计划的78.7%,同比增长27.9%。
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1―10月份累计完成全部财政收入4671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91.6%,同比增长30.4%。其中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6554.4万元,占全年任务的90.6%,同比增长20.8%。1―10月份完成一般预算支出46185.1万元,同比增长28.2%。
五、消费品市场活跃,内需仍显旺盛。1―10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976.4万元,同比增长21.8%,增速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按销售地区分:县级零售额为117658.4万元,县以下零售额为10931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9.9%和23.9%。
六、金融形势保持稳定。至10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76.45亿元,比年初增长15.8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7.14亿元,比年初增长21.5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8.58亿元,比年初增长8.26%。1―10月份居民购买国债2125.7万元、同比增长90.3%,购买基金15920.2万元,同比下降56.7%。
七、出口创汇已突破1亿美元。至10月底,累计出口创汇10651.4万美元,多年来首次登上1亿美元台阶,同比增长18.3%。其中累计出口较多的企业有:巨力集团5895.4万美元、俊峰公司3573.3万美元、太行毛纺集团422万美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球经济出现下滑局面,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显现。一是部分行业发展不容乐观。全国汽车行业销售下滑,这对我县的汽车零配件行业将产生一定影响。受国外需求严重萎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影响,铸造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普遍减班、减员。前十个月,虽然铸造业产值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但年底基本上没有新的订单。造纸、蓄电池制造、废旧物资回收下滑趋势明显,房地产市场疲软。二是亏损企业增多。入统工业受原材料价格、成本上升、工人技术水平、国际国内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亏损企业个数增加,亏损额上升。在59家入统工业中,亏损企业13家,比同期增加2家,亏损额2406万元,增亏2135万元。去年投产的龙帝首创有限公司和风帆工业蓄电池公司1―10月份分别亏损885.6万元、1152.14万元。三是我县经济总体虽然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但有些指标落后于时间进度要求,有些指标在全市的位次比较靠后。如1―10月份入统工业增加值完成11.2亿元、总量在全市排第11位,增速18.9%、排17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亿元、总量排1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2.7亿元、总量虽位居第四,但增速仅排14位。一般预算收入总量排第四、增速排第15位。
下一步工作重点及措施
目前,我县经济除自身存在的问题外,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们应抓住中央出台一系列重大宏观经济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大好机遇,积极谋划、安排、部署,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把保增长作为后两个月的工作重点。
一是借政策之机,加大资金投入。借国家从11月起,全面放开贷款规划限制,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的政策机遇,研究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的具体办法,改进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各级财政应建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财政投入。加强经济合作,抓好资金引进,形成金融、财政、企业共促经济稳定增长的局面。
二是借政策之机,突出投资需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大跑部进厅力度,加强对外合作,谋划好项目,引导资金投放。同时要把握政策导向,防止盲目投资。
三是抓好工业生产。在世界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工业生产,及时解决企业或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关注外需减少,价格波动大,成本上升,融资难等问题,帮助和指导好企业生产。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加强信息建设,把握市场变动。
四是加快结构调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是明智选择。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和提升,改善出口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五是加快城镇发展。城市化率每提高1%,就能拉动经济增长3%,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现经济较快发展的重要措施,城镇人口的增加能有效启动住宅需求,促进房地产回暖。要从基础设施、城市环境、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为农民进城创造条件,尽快取消某些限制、歧视性政策。
六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投资小、见效快、就业门路广,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积极开发农村市场,统筹城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