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来,全县经济总体保持了上升势头,工业、投资、财税、引进内资等快速增长。工业利税完成情况较差,仍未扭转效益下滑局面。
一、工业生产趋于加快,但效益继续下滑。1―5月份,59家入统工业生产加快,完成总产值278104万元,同比增长21.9%,增速比上月快1.2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59955万元,同比增长10.2%,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20078万元,受个别大企业销售波动影响,比同期减少5600多万元,同比下降24%,与上月比较,又多降了3.7个百分点。
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29912万元,比同期减少2036万元,同比下降10.1%;大中型工业利税总额17941万元,比同期减少6585万元,下降27.1%。产值同比下降较多的有:俊峰公司减少5563万元,宏业减少1879万元,太行毛纺集团减少1530万元,北奥减少623万元。利税同比下降较多的有:俊峰公司减少5010万元,北奥减少1043万元,久久集团减少584万元,宏业减少460万元。
二、投资保持较高增速,第二产业较为突出。1―5月份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587万元,同比增长57.5%。其中城镇投资38767万元,同比增长137.1%。在50万元以上项目中,一产投资1664万元,同比下降29.2%;二产投资40851万元,同比增长277.9% ;三产投资1865万元,同比下降46.6%。续建及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37个,累计完成投资40159万元。其中亿元项目11个,累计完成投资30167万元,同比增长14.6倍。
三、消费品市场增长加快,部分生产、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仍保持较高增幅。1―5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010万元,同比增长18.9%(扣除价格因素后增长12.6%),增速比同期加快3.5个百分点。按销售地区分:县级零售额为56450.4万元,县以下零售额为52559.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3%和20.7%。从市场物价看,肉、食用油、液化气等部分生活资料以及钢材、煤炭、汽油、化肥等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仍处于高位运行。如色拉油同比上涨59.5%,猪肉同比上涨26.3%,液化气同比上涨28.6%,钢材大致涨幅60%,煤炭60―70%,汽油、柴油10%,磷酸二铵上涨57%。
四、财政收入增速继续放缓。到五月底,累计完成全部财政收入22098.1万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上月下降3个百分点。完成一般预算收入7233.7万元,同比增长1.5%,比上月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受生产波动的影响,近三个月完成收入呈逐月下降趋势,如三、四、五月分别完成全部财政收入4690.6万元、4635.7万元和2964.1万元,分别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609.1万元、1219.2万元和1104.9万元。从6月份的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上半年能够完成双过半目标。
五、金融形势稳定,存贷款余额继续增长。至5月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18067万元,比年初增加58177万元,比上月增加14992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9626万元,比年初增加67283万元,比上月增加8605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79146万元,比年初增加15132万元,比上月增加2750万元。
六、引进内资增长较快,出口仍未摆脱下降局面,利用外资为零。5月份当月引进内资4000万元,累计引资24850万元,同比增长58.5%。出口创汇累计完成4743.7万美元,比同期减少612.3万美元,同比下降11.4%。出口下降主要是受俊峰公司的影响。五个月来,引进外资工作没有进展,利用外资为零。
针对以上规模工业效益下滑、物价上涨较多、利用外资和出口下降等弱项工作,提出以下参考建议:
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做好节能降耗工作。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资金、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使用与消耗到产、供、销等各环节,制定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节约原材料,降低能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加强对市场物价的监督管理。从商品流通环节入手,以控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为重点,加强价格监管。尤其现在到了秋收秋种期,农业、物价、工商、供销等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服务“三农”工作力度,保证市场农资供应,重点防止化肥、农药、柴油等主要农资价格继续上涨,以保护农民的种田积极性。
3、优化投资结构,防止一、三产业投资萎缩。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中低产田改造及荒山开发等农业项目的上马,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另一方面,加强内引外联,吸引各方资金投入到第三产业,依托保定,立足于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面向京津及全国,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三产加快发展。
4、加强出口、利用外资工作。我县出口企业在经济总量中占较大比重,去年我县出口总量达到11.35亿元(含间接出口产品和对外工程收入),出口依存度为16.6%(年报数)。因此,保持出口企业的稳定发展非常重要。在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出口企业面临较大困难。要更多地关注出口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尽快提高技术,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分析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利措施,力争引进外资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