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持续、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消费品市场也呈现出稳中趋旺的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774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4%。
一、上半年我县消费市场运行情况
(一)、节日消费对市场拉动作用明显
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表现为节日消费畅旺,节后相对平淡,总体上基本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分月看,各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22799万元、22801万元、13881万元、13758万元、18428万元、16079万元。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1、2月份,由于受春节影响,吃、穿、用、商品全面旺销,5月份受“黄金周”的影响,零售额也明显高于4月份和6月份,3、4、6月份则处于平稳发展态势。
(二)餐饮市场 发展迅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转变,特别是近年来节假日时间较长,为居民外出休闲就餐提供了便利,同时餐饮业整体卫生状况提高,就餐环境改善,增强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餐馆消费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聚会、假日聚会、朋友聚会的方式,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1358万元,同比增长19.6%。
(三)多种业态共同发展
几年来,商贸流通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流通业态日新月异,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商品零售业中的新型营销方式有了较大进展,各种连锁店、专卖店、超市等流通业态不断涌现。截止到6月低,我县共拥有大大小小的超市212 家,连锁店50家 ,专卖店21 家,仅麦力发超市在我县农村的分店就有 117 家。这些超市凭借良好的购物环境、灵活的经营方式,在流通领域中迅速兴起,成为领先零售市场新的增长点。
二、存在的问题
1、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消费意愿不强。上半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4.8 亿元,比年初增长 8.9 %。上半年居民购买国债1055万元,购买基金15800.2万元,比去年同期均有大副增长。这些数字一方面说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现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居民出于对未来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教育、住房、医疗和养老等预期支出的忧虑。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和消费意愿不强,仍是困扰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2、城乡消费差距较大,开拓农村市场任务艰巨。上半年,我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3450元,同比增长3.8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480 元,同比下将6.4%。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看,城乡消费差距仍然很大。农村市场尽管潜力巨大,但开拓农村市场难度却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商业网络发展不健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村市场商品流通不畅,影响了农民的即期消费。二是农业税减免后,虽然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也上升增加。三是城乡居民的差别待遇仍然存在,教育、医疗保险仍是农民的后顾之忧。
3、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上半年,居民生活必需品――菜、油、面、肉、蛋全面上涨,物价水平达到历史最高,6月份色拉油、猪肉、鸡蛋同比分别上涨30.3%、111%和30.4%,这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上升短期内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对市场的稳定运行是不利的,并且会影响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增加居民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影响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三、建议
1、搞好市场规划,突出重点,打造商业区。我县市场的特点是多数消费者是本地的消费群体,属于日常消费型,市场份额有限。从消费层次上看,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比农村相比偏高,但毕竟消费人数有限,所以,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消费特点,加大规划力度,对商业网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整体布局,推动全县市场的合理布局。
2、加大开拓农村市场的力度。近年来我县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从多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加大资金的投入,大力发展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尽快形成城乡协调、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功能完善、流通有序、诚信和谐的农村市场体系,为农民创造方便、安全、实惠的消费环境,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为农村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消费品市场发展依赖于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目前城镇居民收入虽然整体上有一定增长,但广大中低收入者面临的指出压力加大,农村货币收入增长缓慢也是农村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偏低的重要因素,因此,落实好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撰搞:贾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