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12月1日,保定市标准化学校评估组一行四人对我县1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了评估验收,其中4所学校接受了“一比两率”的验收。评估组首先听取了我县关于标准化学校建设等项工作的汇报,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询。然后,评估组深入13所接受验收的学校,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档案资料、实地查看有关设施、与有关同志座谈等方式,对13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常规管理、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等主要指标进行了检查与评估。经过汇总,评估组认为我县13所学校基本达到了标准化学校办学标准。评估组将评估结果向市政府汇报予以确认后,将发文件向社会公布。截至目前,包含去年通过的33所标准化学校,我县共有46所学校达到了标准化学校办学水平,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评估组充分肯定了我县标准化学校创建的主要成绩和工作特点:一是县委、县政府将义务教育工作做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认识到位,强化了组织领导,制定了政策文件,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政策保障。加大教育投入,投资244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基础能力,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晋档升级;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提高了经费保障水平,为全县义务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大布局调整力度,因地因校制宜,实现了教育资源优化的最大化,为发挥育人功能提供了保障。二是教育局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工作。注重协调工作,想方设法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资源配置,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强化两支队伍建设,重视领导班子配备,选拔德才兼备的同志任领导干部。建立了校长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了校长教师培训,在队伍建设上,做到了重配备,强培训,助成长,为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注重常规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制定了《量化考核方法》并注重落实,将一线教师、专职教师和音体美等专业教师也纳入考核,最大程度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了工作合力。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单位考评挂钩,为教育提供了支撑。四是注重教科研工作。注重落实新的课改,全力推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建立了县、协作区、学区、校四级教研网络,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员队伍,增强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扎实推进了教学改革,初步构建了“自疑自探,步步提升”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多种形式推进了教研入校工作,深入开展创建优质高效课堂活动,广泛开展“送教下乡”、剖析式教学指导活动,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五是高度重视硬件建设。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新换代,投资345万元,采购1000多台品牌机,用于更换部分学校的微机室和电子备课室。专业教室、实验室建设和相关的仪器、图书、音体美器材等辅助教学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对13所学校、15个实验室实施了安装、改造,添置标准仪器橱192个,新增仪器、器材、电教设备9805件套,做到了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同步提升。六是注重引导,以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推进图书阅读一体化,对16个图书室、阅览室进行了一体化改造,增设阅读课,举办“读书月”活动,努力构建书香课堂、书香校园。设立体育月,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举办艺术月,进行文艺汇演和学生作品展览,提高学生艺术文化修养。设立实践月,开辟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实践和公益活动,增强了学生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尊重了学生的爱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七是校舍安全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积极引进上级资金,用于21所学校22个校安工程建设项目,建筑面积达76682平米。严格执行建设程序,严格监控工程关键环节点,严格进行监督检查,严格外部监督,确保了工程质量。
评估组还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一是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要继续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认真落实教育政策性投入,确保资金投入到位。二是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办学特色建设,力争学校办学异彩纷呈。要积极探索特色办学的途径和方法,着力培植文化底蕴深厚、内涵发展持续、办学风格突出的特色学校,将学校办得有特色、有风格、有个性,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