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过初夏郁郁葱葱的太行山脉,2010年5月3日,武警学院边防系十八队一行五人在队长的带领下,驱车百余公里,去看望共建单位――保定市徐水县釜山乡岭南庄小学的孩子们。
这一天,小学的孩子像过年一样
上午十时许,他们抵达目的地。学校坐落在太行山区,虽然近年来县里整体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交通和历史条件的影响,该小学的办学条件仍然十分艰苦――全校仅有一个由一、二两个年级组成的复式班,由一名老师教授语文、数学、美术等所有课程。 这天,学校仅有的19名孩子像过年一样,穿上了最好看的衣服,手捧采来的野花,欢迎“武警叔叔”们。简短的欢迎仪式后,没有多余的寒暄,学员们开始了捐赠仪式,价值数千元的物品,带着全队战友的嘱托,发到了小学师生的手中――给老师的钢笔、墨水、书籍,给孩子们的书包、文具、足球、巧克力……孩子们脸上乐开了花,不停地喊着:“谢谢武警叔叔、谢谢武警叔叔!”领到赠品后,他们兴冲冲奔回简易的教室,“看,我有这个,我有这个!”九岁男孩靳壮壮桌上摆着新书包,手里捧着“变形金刚”,望向窗外,目光中充满了幸福,仿佛看到自己求学的道路上又多了一份希冀。
送去知识,送去希望
金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们的困苦条件,十八队的学员们知道,这些文体器材对这些山里的孩子来说只能缓解一时之需,而真正能改变他们命运的,是知识。来校之前,该队科技创新小组精心设计并制作了一大张科普知识手抄报,希望能为孩子们讲授一些科普小常识。 树枝做的教鞭、斑驳的黑板、破旧的桌椅和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就在学校那间简易的教室里,科技创新小组组长刘伟龙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小型科普知识讲座。在讲座中,他不时向孩子们提问,世界地理之最、水稻之父是谁、神舟五号航天员是哪位、孩子们总能答个八九不离十,令在场学员暗暗称赞。
有困难,找“武警叔叔”
一年只能来一次,孩子们有困难了怎么办?边防系十八队学员早就考虑好了这个问题。他们制作了一本相册,上面有全部学员的照片、对孩子们的寄语以及自己的联系方式。“有困难,你们尽管跟叔叔们讲”,队长董川锋对孩子们保证。孩子们又是一阵欢呼雀跃,有的跳着鼓起掌来,有的学着“武警叔叔”的样子敬个军礼,有的围在相册前,一字一顿地齐声读着写给他们的寄语…… 下午五时,十八队的学员们恋恋不舍地与孩子们告别,踏上了归途。孩子们跟着追了出来,目视着“武警叔叔”的汽车消失在山的拐角。 归队的路上,南水北调的大动脉、宽阔的高速公路、风力发电风车群一一映入眼帘,在大片金黄色油菜花的点缀下灿烂夺目,给人以无限的希望。他们心情愉悦,丝毫没有感觉到车内空间的拥挤和一天的奔波疲劳,他们放声高歌,歌声在太行山区回荡。(刘新磊 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