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农具,笔走丹青,透着墨香的“丰”字、“风调雨顺”行楷书法、“富贵吉祥”牡丹图跃然纸上……麦收过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大王店镇大仕庄村“保北绽放书画苑”重新热闹起来。
“种地讲科学,耕收机械化,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全村小麦亩产上千斤。”6月19日,村民曹树才向聚会交流的书友介绍自己“风调雨顺”书法新作,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68岁的老党员曹树才是“保北绽放书画苑”发起人之一。2018年,他和村内史立永、骆海等几位书画爱好者一商议,史立永腾出自家一间40多平方米的大屋,正式成立“书画苑”。成员很快发展到90多人,涉及本村及全镇十几个村。平日,大家下田劳动、进厂上班;农闲或晚饭后,聚在一块挥毫泼墨,切磋技艺。春节时,他们为乡亲书写的“五谷丰登、共同富裕、美丽庭院”等内容的“乡土”春联,引来过往群众、游客啧啧称赞。
大王店镇地处保定市区北部,是历史古镇、农业大镇。近年来,当地依靠果蔬种植、特色养殖走上富裕路。村里的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头创办及恢复书画、诗词、音舞、花会等农民社团30多个,农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
这几天,该镇西黑山村“象山诗画社”也同样活跃。“农家喜乐在今朝,雨顺风调产量高。美酒更酬新政策,惠风漾起幸福潮。”农民丰收,诗画社成员刘丽新以诗抒怀。“原来收麦要忙活十来天,如今机收省心又省力,三四天麦子就归了仓。”西黑山村60岁村民田顺利触景生情,写就古韵新诗《新时代麦收》:“路边攘攘运粮者,地里隆隆收割机。不见挥镰忙碌影,仅存谈笑逸闲姿。农民富裕生活美,满眼金黄灿烂诗。”
保定市徐水区积极支持农民文化社团和传统文化发展,邀请专业书画家下乡辅导,增设活动场所,组织书画展览、文化研讨、文体竞演等。发动回乡退休干部、老教师、乡贤编写村志,记述乡村巨变,留住乡愁记忆。坚持党建引领,培育特色文化村、传统民俗村和文化带头人,让文化滋养乡风民风,带动休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