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吃罢午饭,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商平庄村民吴春英照例来到村旁步行街。家中开着香油坊,平常没空闲,中午或晚上跳健身舞是她多年的习惯。
暮春时节,东西步行街暖意融融,人流如织。广场上乐曲悠扬,一群“红衣绿褂”轻盈起舞。“步行街建成后,人们娱乐健身,每天热闹得很。”54岁的吴春英手舞绸扇,眉眼带笑。
场地近便,乐民安民两相宜
吴春英的家乡商平庄是个4300多人的大村,也是2020年命名的全国文明村。以前,村委会大院、街头小公园,是她和众姐妹的“舞场”。后来,人越聚越多,户外直播兴起,场地显得小了,好清静的乡邻也有微词。
2019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金龙和大伙商量,新建一个开阔的文化场地,场地定在了出村南行百十米的庄稼道。定了场地,党员群众热情高涨――画图设计、出义务工。镇政府也大力支持,很快1000米长的乡道修成水泥路,安装路灯、文体器具,路旁铺设人工草坪,修建休闲长廊,设置石碾、石磨、航天模型,建设停车场、卫生间和公共服务设施。
村里舞蹈队的队员们开心了,音箱一摆,天天去跳舞。大批乡村“网红”现场直播,草根“歌星”“票友”激情献唱。吴春英说,“大家不用约,收拾清碗筷就出家门,抬脚就到了。”
功能丰富,百姓齐聚人气旺
步行街歌舞升平,满眼喜兴。年轻人、孩子摇网红桥、荡秋千、打羽毛球,笑声阵阵;长廊下,老人们唠家常、说趣事,惬意悠然;街边摆放的碾子、石磨诉说着乡愁记忆。好动、好静的乡民各得其乐。
平日里,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演出、乡村文化节、“非遗”技艺展演、中国水周宣传、图片展览等文化活动在这里轮番上演。每年正月最热闹,天天锣鼓响,村民赏民俗、看花会,体验浓浓年味。
舞台大了,观众多了,舞蹈队跳得更有劲。“我们演得高兴,大家看得高兴。”吴春英说,周边十里八村的百姓也赶来同乐。
“这里不仅是文化活动场地,还是党的政策、文明乡风传播场地,周围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民主法治宣传栏、文化墙。”高金龙说,还设有失物招领处,老党员维护秩序,杜绝欺生排外。
闲暇时,高金龙都到步行街和大伙一块舞健龙。人们对村委会有建议、家里有烦事,都在这里说一说。小板凳一摆,成了干群连心、村庄治理的和谐议事场。
产业增收,持续创新更红火
看到步行街人气满满,有的村民动了心思:在这儿开午市、夜市,不是更热闹?村两委一研究,行!
村里划定经营区域,统一制作铁艺小吃车、售货棚。60多个文化用品、儿童服饰、特色小吃、土特产销售摊位红红火火,增加100多个就业岗位。大家遛弯、尝美食、看演出,暖人的烟火气在街上弥漫,高峰时一个摊位日营业额超过千元。村民增收,村集体获益,每年收取的摊位卫生费,用于步行街环境维护、设施更新、绿化美化。
虽然每天一两千的人流量,但步行街始终干净整洁。夜晚,百姓、商户离开时自觉带走垃圾;清晨,还有专人彻底清扫。在活动区和路旁耕地之间,设有丝网隔栏,人们既能欣赏平畴绿野、烂漫春花,也不会踩踏庄稼。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建设和美乡村。随着天气越来越暖,村干部们又开始考虑依托步行街,拓展少年儿童农业实践基地、农产品展销专区的事。“不断丰富步行街功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打造游娱健食购展乡村振兴新场景,搭建百姓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美大舞台。”高金龙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