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 《河北经济日报》四版
王新平 魏文霞 魏倩
徐水区站在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落实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借势推动徐水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扛起生态环保政治责任,以奋发有为、事争一流的拼搏干劲,精准聚焦全面发力,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徐水区是保定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区域。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保定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早安排、快行动、大力度、重实效,大气污染治理和“两违”清理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一是全面落实“1+18”工作方案和环保攻坚风暴行动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各项工作。排查出的178家取缔类企业全部“两断三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10家矿山企业全部关停。全域城乡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全力推进“双代”工作,京津冀禁煤区涉及该区63个村, 2016年已完成21个村,剩余42个村9月底前全部改造完成。保定市定禁煤区涉及徐水区46个重点村,该区对除西部山区23个村以外的212个村全部实施气电代煤改造工程,现已完成中压、架空管道挂表入户工程的90%。二是扎实开展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法售房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清除违法占地1146宗、面积3478亩。徐水区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整改工作被国土部及省、市国土资源系统树为先进典型予以推广。
强化责任担当
坚决把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和“两违”清理整治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抓在手上,把建设绿色生态环境、营造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秩序作为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和保定高端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扛在肩上。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抓好两项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举全区之力,强力攻坚,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决心,以超常的举措和力度,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完成。
打好三大战役
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坚决执行环保部“1+4”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从严整治“散乱污”企业,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再排查、再梳理、再甄别,对已取缔的明确专人巡查,严防反弹;对新排查出的,发现一个,取缔一个。全面加强扬尘治理,开展“拉网式”排查,凡不达标工地一律停工整改。加快矿山生态修复、纳污坑塘整治、VOCs排放企业整治,确保按时限要求完成任务。
二是打好“双代”攻坚战。围绕“村内工程收尾、壁挂炉安装、高压管道施工、集中供暖调试”四大工程,划分四个主战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坚持区级领导包乡镇、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确保在10月15日前完成所有工程,11月15日全部供气供暖。落实禁煤区政策,实现散煤全部清零,确保不反弹。
三是打好“两违”歼灭战。坚持依法拆除和建章立制相结合,有效遏制违法增量、大力去除违法存量。确保9月15日前违占清理完成80%以上,12月初任务清零;“一区三边”违建清理工作,超前谋划,超前实施,超前完成。严格落实区、乡、村三级网格化土地监管机制,对“两违”行为露头就打,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新增违法占地发生。
落实四个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全区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是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坚持重点工作亲自挂帅,重要节点亲自督办,重点难题亲自解决。按照“四明确”要求,将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真正做到千斤重担有人挑、人人肩上有责任。
二是机制保障。探索实施多项新举措新机制,公安、环保、国土、执法等部门协调联动,严查各类违法;以改革的思维破解难题,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第三方管理机制,对土地市场、生态环境建设等实现全时段、全天候、无缝隙监管;实行“双限双竞”土地出让和房地产管控措施,确保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是问责保障。进一步加大督导问责力度,对两项工作做到日报告、周调度、旬排位、月通报,形成严格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据此进行督导、考核、追责。对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懒政、怠政行为,一经发现,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四是舆论保障。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全社会参与,把宣传引导贯穿始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大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做好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展示工作成果,曝光存在问题,督促问题整改,营造强大舆论声势。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打一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和“两违”清理整治的人民战争。
徐水区将以敢啃硬骨头、钉钉子精神,强力攻坚,决战决胜,坚决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和“两违”清理整治两场硬仗,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