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 11月7日 头版头条
核心提示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实施的关键阶段,如何锻造“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筑就坚强的战斗堡垒,使基层党组织发挥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大力量?
徐水区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打开解放思想总阀门,推进“依法完善乡村治理机制、规范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集中治理整顿后进村、创建基层党建示范区”四项重点工作,以更加精准的措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用力,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全区高端跨越提供强大动力。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让旗帜高高飘扬,让堡垒牢不可破。徐水区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全区高端跨越提供强大动力。徐水区区委书记苏树锋说:“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更大作为,推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发展,谱写文明实力和谐徐水新篇章,必须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一根本,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完善机制,在规范化上下功夫
这几天,徐水区麒麟店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开会,商议村里的传统大棚如何改建成新型节能材料大棚。新型节能材料大棚节省资源、人力,蔬菜产量也更高,但是村民们是否认可,如何推进改建工作,要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这已不是麒麟店村第一次召开这样的会议,正是有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决策和实施机制,才使得该村道路修建、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困难户帮扶等多项工作都受到村民的拥护和支持。
徐水区农村基层组织“四项重点工作”第一项就是建立规范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推进农村基层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凡涉及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以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决策过程记录在案。全区普遍推行村党支部、村委会、村代会、村监会“四位一体”治理结构,通过完善和优化“村党组织领导、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四位一体”村级组织治理结构,实现农村基层领导班子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大局进一步巩固的目标。
东史端乡西史端村里有点承包地,每年可以收点承包费。这钱怎么花?怎么管?村党支部经过认真研究,广泛征求党员、群众代表意见,决定承包费由村两委、村民代表、承包人三方共同管理,村委会掌握存折,村民代表掌握密码,承包人按时间兑现承包费。这些钱先后用于修路、低压整改等,并将所有花销进行公示,得到了党员、群众的信任。
该区在规范化上下功夫,强化村代会决策职能,理顺村两委关系,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从村民代表中推选3―5人组成,由1名村党组织成员特别是负责纪检工作的委员通过民主程序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人,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责任分工明确、职责任务清晰、规章制度完备、运行流程规范、保障措施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新结构,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
拓展载体,组织生活焕发生机与活力
每月第一个星期五,徐水区的党员志愿者们都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8月,“党员活动日”掀起爱心助学高潮,对全区235名贫困学生进行帮扶救助,帮扶资金近11万元。9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7个支部的62名党员,走访企业300余户、乡村11个,现场解答企业、群众咨询200余次。遂城镇、东史端乡等乡镇党委进村入户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组织党员开展清扫街道、清运垃圾等活动。
徐水区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部署,抓基础、抓经常、抓规范,使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真正使严格组织生活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内民主监督同步推进。明确基本制度,抓好党员活动日,落实“三会一课”是基础,深化为民服务是载体。“三会一课”制度即深化党员大会功能,突出支委会议主题,丰富党小组会特色,保证党课质量,把每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徐水区对此做出“量”的要求,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小组会议每月召开一至两次,党课每季度安排一次。严格组织生活制度把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作为基础,丰富和拓展了党员活动内容形式,不断创新和推进为民服务载体,形成有针对性的“党员活动日”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
天津道是经过东史端乡南营村、北营村、下河西村三个村子的一条主道,为保证道路卫生、畅通,党员王喜仁、刘志良、郭双喜等带头清扫卫生,带动各村很多党员群众加入其中。清扫行动不仅提升了群众的保洁意识,还激发起大家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
分类施治,补齐短板抓后进
今年国庆节期间,徐水区298个村全部挂上了国旗,国旗迎风飘扬成为了“十一”最壮观、最动人的风景。挂国旗是徐水区增强两委班子凝聚力,增进人们自豪感的方式,也是集中整顿后进村的一个有力的切入点。
决定木桶装水量的是最短的木板。徐水区把集中治理整顿后进村作为“四项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有针对性地实施。这些后进村主要是村两委换届后班子不团结、工作没起色的村、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及信访问题突出等4类村。每个后进村都安排一名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包、一个区直部门帮扶、一个工作队驻村。现在,47个后进村已安排了27名区领导、47个区直帮扶部门、141名工作队员进驻开展工作。对于换届后工作没有起色、群众合理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的21个村,全部从区直部门包村干部中选派了“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承担抓好后进村治理整顿和村级班子建设的重任。
在人才培养上,从农村致富能人、特色产业带头人、实用专业技术人才、在外务工经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培养选拔后备干部,解决村级干部后继乏人问题,实现了源头治理。
引领带动,党建示范区绘就靓丽风景
深秋时节,走进高林村镇麒麟店村,乡村美景如画:整洁平坦的水泥道路,两旁的花池中是青翠灌木和红花绿草;经过村北休闲广场的亭台碧水来到设施蔬菜大棚,翠嫩的黄瓜、碧绿的豆角吐露着勃勃生机,这是该区“现代农业”党建示范区的一景。在商平庄村,平坦的道路硬化到小街小巷,村口的主路两边修有花池,栽种的玉兰、海棠、冬青等花草树木生机盎然,这是“第二资源”党建示范区的一例。
徐水区突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这一主线,创新党建工作思路,优化方式、整合资源,打造一批示范辐射作用强、带动引领效益好的精品党建示范区,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区委组织部有针对性地落实示范点创建措施,让每个示范点都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并将地域相邻、示范性强的示范点建成示范区,发挥基层党建工作集群效应,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党建工作新品牌。
精品党建示范区重点打造“现代农业”“遂州古镇”“第二资源”“绿色生态”“美丽乡村”“巨力晨阳”6个党建示范区。每个党建示范区都是成方连片,如“现代农业”党建示范区就包括高林村、户木两个乡镇中的白塔铺、高林营、麒麟店、安庄4个村,“遂州古镇”党建示范区包括遂城、正村两个乡镇中的巩固庄、谢坊村、元头村、中公村4个村……党建示范区涵盖了徐水区所有乡镇有代表性的村。
在打造区级党建示范区的基础上,每个乡镇也结合实际,创建1-2个涵盖不同领域的示范区,每个示范区要建成5个以上示范点。在示范点既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上高标准,更要着力打造过硬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班子,使党支部班子成为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服务发展之旗”;党支部书记成为政治素质好、致富本领强、领富能力强的“率民创业之星”;党员成为模范带头、志愿服务的“为民服务之星”。
走进“遂州古镇”党建示范区,一种历史感伴随着现代气息扑面而来。该镇突出转型升级,发挥小城镇产业聚集功能,积极推进小微企业孵化园建设,修缮改造文化景点,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徐水区“四项重点工作”的推进,打造出了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筑就起了坚强的战斗堡垒,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今年1-9月,该区全部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9%;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7%,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王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