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 3月19日 A1版
本报记者 赵芒姝 杨 虎 通讯员 王新平
村民感到幸福,得益于该村支部书记刘军峰带领两委一班人带着爱心、感情干工作,用刘军峰的话说就是,他们工作的目标是让麒麟店村人民更温暖、更幸福。
用一流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迎着初春的暖阳,走进徐水县高林村镇麒麟店村,一幅乡村美景如画一般扑面而来:整洁平坦的水泥道路,道路两旁是青裙白色的墙面,和村子的色彩呼应着,形成了整体柔和明快的主色调;主街两旁的花池中,青翠灌木中点缀着彩色的花草,再加上村北休闲广场的亭台碧水,宛若江南水乡风光。
刘军峰常说,只有好的环境,村民才能感受到幸福。
麒麟店村是一个1200多人的小村,紧邻107国道,因一个关于麒麟的美丽传说而得名。今年该村被确定为农村面貌提升示范村,又被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麒麟店村在村两委干部、党员和父老乡亲们齐心协力,全身心投入建设活动中,把最美乡村画卷中的美景一一实现。
今年2月,该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把宣传发动放到了首位。刘军峰多次组织召开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和党员会,凝聚力量,清除村中积存的垃圾、杂草、杂物,清扫街道、庭院,村里的高音喇叭广播不间断,表彰好人好事,点名批评落后分子,共动员村民出义务工800人次。
用提升村民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只有高素质的村民,才有一流的村庄。为此,该村注重村民素质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每年自发组织道德模范和徐水好人评选,由企业家出资进行表彰,几年来,共涌现出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等模范党员群众30多名,村民董凤阁2011年当选保定市文明市民。
该村村支部为每个党员家庭挂上了“党员家庭户”标牌,在村内公开栏开设了说句心里话专栏,在专栏里张贴党员照片,让党员写上自己的心里话,有意识地在群众中突出党员形象,让每名党员感到自豪,也感觉到压力,促使党员严于律己,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党员史德忠在北京做生意,村里每次搞公益事业,他都积极出钱出力,村里困难孩子找到他,也是有求必应,他把苦孩子们拢在身边,让他们挣点儿活泛钱。
去年,该村组织开展唱响“讲诚信、懂规则、守法纪,创建美丽乡村主题活动”文艺演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演出会上表彰了四户“五美”(人美、院美、室美、厨厕美、村庄美)标兵。通过活动,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民自觉把垃圾放入垃圾堆放点,自觉清扫街道,村民之间互相监督。
用情感清泉浇灌村民心灵
麒麟店的南北大街笔直、宽阔,美中不足的是有几家的配房有点突兀,影响了街道的美观,根据整体规划,需要拆除。
刘军峰带着两委干部出了东家进西家,找亲戚,托朋友,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最后,几家人被深深感动,同意无条件拆除。同样,中心街拐弯处,有两家的护坡较宽,影响交通,他们反复做工作,户主一寸一寸地让,其中,还有人在背后做反面工作,他们不厌其烦,终于做通了工作。通过感情的投入,困难一个一个被解决,同时,他们也把群众的困难装在了心里。安装自来水管道,要收取适当的初装费,通过开村民代表会,五保户和困难户的费用全免,他们还特别叮嘱一定要把五保户的自来水调试好,不要让老人来回跑。
刘军峰说:“作为村干部,要用情感清泉浇灌村民心灵,一定把麒麟店村打造成一个红顶、白墙、绿裙、麒麟纹身的神灵活现的麒麟。”
用爱让村民感觉到幸福
为了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村里修水泥路和沥青路18000平米,大小街道全部硬化。打400米深水井一眼,安装村内饮水管道12000米,让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在改善村子面貌的同时,他们把生态的理念融入到建设中:安装的105盏路灯,全部利用太阳能;建环村林带80亩,以杨树、柳树等树种为主。村内主街道栽植核桃、杏树、枣树等,在实现绿化的同时,还让这些树木产生经济价值。同时,改造墙体80000平米,改造门窗146户,改造危房2户。在原有基础上,基本实现全村房屋节能改造,消除危房。
为进一步提升村子整体环境,村里共投资67万元,规划占地15亩,把原学校旧址改建成文化休闲广场。在这里建设了一条人工河,做防渗处理后,在河中养上鱼。在河北面新建一个亭台,供人们休闲、游玩。广场南侧是运动场所,有篮球场地、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场地、健身区和休闲区。在这里,形成了一幅小桥流水、绿树成荫、花果飘香、政通人和的和谐美景。
该村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50岁的党员贾玉萍十几年如一日带头无偿清扫大街,每天义务劳动两小时,老支部书记庞耀宗、马有良主动投身村里的工作……他们带动了大家主动保持环境卫生。
74岁的董树理是村里的低保户,无儿无女。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里为他居住的房屋进行了改造,把老木门窗换成了塑钢的,房顶搭了彩钢棚,避免屋顶漏水;院中排水不畅,又增高并铺上了花砖。董树理高兴地说:“我感觉着像换了个新家。”
为了让家家户户用上太阳能、沼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村里在以往基础上又改厨86户,改厕247户,新建太阳能160户,新建沼气池10个。引进数字电视,全村数字电视使用率达到80%以上。建设高标准村民服务中心,完善农家书屋和数字书屋。建成了“幸福互助院”,实现了老有所乐。
每当华灯初上,在村文化广场上,就有秧歌队开始表演。麒麟店村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十分丰富,有一支太极队、两支秧歌舞蹈队,总人数有200多人,不仅有本村人,也有附近外村的群众加入其中,载歌载舞,尽情表达着心里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