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网 | 保定市政府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走进徐水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专题专栏

交流互动

余热献民调真情解民忧――记徐水县史端乡陈庄村人民调解员陈章群
发表时间:2014/09/30 点击次数:0

保定日报  9月29日  B1版  杨虎  王新平

  在徐水县有这样一位老人,退休后被聘为村人民调解员。多年来,他走东家、串西家,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春夏秋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成功调处矛盾纠纷800余件,当事人满意率达到100%。他就是72岁的徐水县史端乡陈庄村人民调解员陈章群。
  2000年2月,陈章群从工作岗位退休,村里考虑他是老党员、老干部,有一定的法律素质和调解经验,便让他做调解员。当时,陈章群家人强烈反对,都劝他说做民调工作辛苦费力不讨好,还容易得罪人,不如在家享受天伦之乐。陈章群把来自家人的阻力当作第一个“调解案例”,耐心做通了老伴和子女的工作,毅然当上了人民调解员,这一干就是15年。
  做民调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陈章群清醒地意识到要想干好这份工作,就必须用知识武装头脑。明确思路后,陈章群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来,除积极参加县、乡组织的学习培训外,还自学了宪法、刑法、婚姻法、继承法、土地法、土地承包法、人民调解法、调解案例等法律知识,笔记记了5本。乡里、县里有法律知识培训,他都积极参加。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锤炼,陈章群终于由人民调解工作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行家里手”。“我能调解好农村常见的家庭矛盾纠纷,是因为我平时注重维护家庭团结和睦,时时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陈章群说。
  在调解工作中,陈章群发现,由于大部分村民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较淡薄,直接讲法律规定他们难以接受,而对于一些传统的人伦道义却听得进去,容易接受。陈章群便想,能不能另辟蹊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呢?于是,陈章群在闲暇时开始浏览古籍,当代国学老师蔡礼旭的《如何经营幸福人生的座谈》等书籍,陈章群也用心研读。
  由于陈章群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当事人心服口服,乡亲们都戏称陈章群是“陈铁嘴”。
  村民陈某因打架斗殴被判处管制,实行社区矫正,其妻要求与其离婚。陈某意志低沉,情绪烦躁,抵制矫正。陈章群了解情况后,把夫妻二人叫到一起,从家庭、孩子、责任的角度苦口婆心地劝说。陈章群教育他要对家庭和孩子负责任,好好改造,珍惜机会;劝说她要尽一个妻子应尽的义务,帮助陈某改掉坏毛病。经过再三劝说,夫妻二人和好如初。
  像这样的调解案例,还有很多。
  “陈章群退休后在调解岗位继续发挥余热,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家庭和谐幸福、村民安居乐业,是我们可敬可爱的人。他2012年8月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也是实至名归。”陈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小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