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环境建设作为战略性工程 对破坏环境行为“零容忍”
徐水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河北经济日报 10月25日 头版头条 作者: 张凤环 王新平
本报讯 徐水县把环境建设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使全县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持续全面优化,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巨力、俊峰、晨阳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长城、风帆、刘伶醉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建设或投产。截至今年8月底,全县千万元以上竣工项目17个,总投资34.45亿元;在建项目56个,总投资237.4亿元;已批待建项目80个,总投资387.18亿元。
――优化行政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能,大力支持水、电、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汇聚、产业向园区集中,并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财政政策服务和资金支持,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综合运用财政资金、税收优惠、体制、机制等措施,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支持管理者素质高、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营业绩好的项目和企业。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优势产业高端化,提高财源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优化人居环境。围绕“绿、净、美、亮、畅”要求,抓好城区主要交通干道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强城市改造、建设、管理和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城市品位。加强城市保洁,合理增设垃圾点,提高垃圾收集、转运效率,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经过一个月城市环境整治,共清运城区的生活垃圾2.7万吨,建筑垃圾2000余吨。清理店外经营,清除乱设摊点,取缔马路市场。加大私搭乱建的查处和拆除力度,累计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共计60余处,900余平方米,完成破损便道修补1675平方米,换新型护栏3600余米,管道清淤1800米。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该县不断强化环保措施,集中力量,分类施策,千方百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努力打造“天蓝水清、地净树绿”新徐水。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谋划和实施工程减排项目9个、结构减排项目8个,健全动态管理档案,倒排时间和任务,实现减排任务的时限化、工程化、具体化。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从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强化危废企业和放射源企业监管,确保环境安全。强化涉铅、造纸、碳棒、铸造、羽绒制品等重点污染源企业监管,加强污染源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为强化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意识,该县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实行“零容忍”。他们制定出台了《损害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到企业吃、拿、卡、要、报,无正当理由未提前告知即对企业采取停水、停电、停气给企业造成损失等10种损害发展环境行为必须追究责任,并面向社会公布了投诉举报受理电话和受理范围,对查实的问题坚决实行问责,对损害发展环境当事人按照规定严格实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