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 10月8日 A4版
徐水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工作部署,以建设文明徐水、实力徐水、和谐徐水为目标,以着力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重点,以“争创文明生态县城”为抓手,按照“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风气良好”的标准,深入开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公民道德素质快速提升,城乡发展得到进一步统筹。该县今年下半年,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县城。
加强道德建设 提升居民素质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入宣传普及公民道德规范。
在县城主要公共场所设立6个宣传橱窗,在县城各居民小区设立宣传栏200个,并通过县城的4个电子显示屏大力宣传《保定人文明公约》、《保定人行为守则》和《徐水公民文明公约》。组织编印《公民道德教育读本》10000册,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免费发放。在各乡镇、城区办、县直各单位刷写、张贴、悬挂公民道德宣传标语300多条。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在雷锋纪念日、公民道德宣传日、民族传统节日等重大纪念日,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学雷锋、扶贫助困”、“讲文明、树新风、唱红歌”等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评选“我身边的好人”活动,其中,瀑河乡的贾素梅、高林村镇的董凤阁入选“保定市文明市民”,县检察院于新峰当选“中国好人(敬业奉献)”。
规范公共秩序 倡导文明新风
创建文明生态县城与实现“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有机结合,着力推进城乡环境面貌的改善,着力推动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围绕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环境,以“建优美环境、创建文明县城”,“倡导文明言行、争做文明公民”、“文明行为在身边”、“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公民素质大提高”等道德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人们尊老爱幼、讲究卫生、保护环境,提高文明素质,培树文明新风。以“绿色、文化、和谐、清洁、平安”为主题,开展文明生态小区创建活动,建立了治保会、调委会,在15个社区,建立了市民学校,通过市民学校开展文明礼仪、道德规范、法律知识和自防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居民知法、学法、用法,增强维权意识。
两年来,组织开展助残帮困、维持秩序和紧急报警、灭火逃生等各类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11场次,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参与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文明素质。
改善城市面貌 提升城市品位
按照“一城三星”总体规划,以创建文明县城为目标,以县城为中心加快文明城镇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力度,创建文明生态县城。
实施文化环境工程。加大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文化市场监督检查,在坚持日常监管的同时,春节、五一、暑期对辖区内的网吧、印刷厂、书店、音像店进行拉网式排查,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强城市基础建设。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永兴路、振兴路、复兴路和康明大街为样板路(街),组织开展“文明样板街”创建活动。改善城市面貌。对城区夜景亮化工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实施了城区主要街道亮化和夜景建设工程,形成了多种光源交相辉映的夜间景观。投资1957万元,完成了刘伶路太阳能、107国道、晨阳大街、城内大街、聚源大街、徐水津保路、巨力路太阳能、复兴东路、华龙路路灯亮化工程。高标准打造城区绿化、游园,加快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步伐。以打造“内净外靓、街绿路畅”宜居环境为重点,坚持“边整治、边绿化”,投资1145万元,完成八四游园、华龙路游园、巨力路游园、聚源大街便道绿化工程、巨力路东延便道绿化工程、刘伶路绿化工程、盛源南大街绿化工程、复兴路绿化改造工程、永兴路绿化改造工程。对主要街道沿街建筑物外立面定期清洗、粉刷和保洁。在城区新建地下垃圾点28个,放置果皮箱230个,并在部分公园设置了垃圾箱,更换垃圾箱60个,合理设置公厕7座,购买中型扫地车2辆、大型扫地车2辆,为城区净化工作提供了设施保障,使城区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推进了文明生态县城建设。
培树诚信品牌 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行业诚信教育。组织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评选 “诚信经营户” 、“文明集市”等活动,引导经营户文明经商、诚信经营,联华等3家超市被评为示范店。以倡导诚实守信和树立行业新风为重点,在卫生、交通电信、金融、运输、食品、公安、税务、住建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开展争创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活动。
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开设行风热线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等,加强各行业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提高职业服务技能,促进优质规范高效服务,树立良好行业形象。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和生产经营者诚实履行服务宗旨、合同契约和各种承诺,以优质的服务质量取信于用户、取信于服务对象、取信于人民群众,引导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做诚实守信的徐水人。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开展扶贫帮困、爱心助学等活动210多场次,发挥文明单位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徐水县把农村发展、旧城改造作为改善群众居住水平和提升县城品位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内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小寺各庄村位于徐水县城东部次中心区域,是个“城中村”,村内街道拥堵不堪,公共服务设施无地建设,已经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破解难题,徐水县委、县政府创新思路,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小寺各庄村在具体操作中先建、后拆再开发,改善居住条件不增加村民负担,而且可以保证村民从中得到足够多的经济利益。
现在,小寺各庄村民已住进了高标准新居。待项目完全建成后,一座60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大社区将出现在徐水县城东部,成为徐水县东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