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的孙定隆是土生土长的留村人,年轻时曾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1999年退休后回老家定居。虽然有40年没在农村生活,但孙定隆对家乡的养育之情始终无比感恩,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成为他对家乡的最好回报。
邻居孙志邦家里贫困,1999年经人介绍谈成了对象,但一没钱二没物,成家眼看就要泡汤。了解这一情况后,孙定隆毫不犹豫拿出1000元交给孙志邦,还给他买了6床新被褥,帮孙志邦办喜事。平时孙定隆家里改善伙食,也总是多做一份给孙志邦送过去。孙志邦体弱多病,孙定隆就经常给他送些药品……“比亲人还亲哪!”孙志邦感激地说。
留村好多年轻人长年外出打工,孩子和农活就全都留给在家的父母,街坊四邻难免有照顾不过来的时候,孙定隆买了一大一小两辆三轮车,农忙时用大三轮车帮街坊四邻往家拉粮食和秸秆,平时用小三轮车接送在外村上小学的孩子们,每年义务接送孩子几百次。虽然帮乡亲们做了好事,但孙定隆从来没有向乡亲要过一分钱,他经常说:“我是个老党员,能为乡亲们服务是我的福气。”
据赵立刚介绍,1999年至今,孙定隆一直义务帮扶村里的3个贫困户;义务给乡亲们送过报纸和信件;这十来年村里红白喜事基本上都是他做账房先生;每年春节都免费给街坊邻居写春联……
“孙定隆同志做好事不计名利,不求回报,给村民树立了榜样。他是典型的助人之星、和谐之星。”乡亲们对他给予高度评价。在孙定隆的影响带动下,留村风清气正,孝老敬亲、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9月17日《保定日报》B1版 常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