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虎 通讯员韩万发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道路交通大大改善、用电环境彻底优化、清澈饮用水滋润百姓心田……在县驻村工作队帮助下,仅仅半年多时间,徐水县刘官营村便发生巨大变化,和谐幸福的小村庄让百姓安居乐业。
甘甜水滋润百姓心
306米深的深水井,让甘甜清澈的地下水流入家家户户,困扰村民多年的吃水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人们拍手称快。
9月7日,记者到刘官营村采访,与县住建局副局长、县驻村工作队队长胡英一起走家串户。在村支书李泽杨家,他握着胡英的手说:“我们打心里感激工作队,半年来你们为村里做的每一件事大家都铭记于心,如果没有你们,我们的吃水问题不会这么快解决。”
刘官营村原来的吃水井为50米压力灌井,建于1988年,由于年久失修造成管道老化,含沙量大、水质差,严重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县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行动,积极协调县水利局等相关部门。7月20日,在一阵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打井工程正式开始。经过12天的不懈努力,8月2日,一股清澈的地下水从306米深的水井中喷涌而出,刘官营村吃水差、吃水难的窘况终于成为历史。
齐心协力扮靓小村庄
春节刚过,驻村工作队便入驻这个只有600多人的小村庄。入村伊始,工作队一边调查摸底,一边协调有关部门、组织村民整治村容村貌。2月20日上午,住建局60余名干部职工带领两部铲车,与本村党员群众一起集中清理村内主要街道1500米,清理柴草、垃圾160余车。
紧接着,工作队合理规划垃圾处理池3处,帮助村里制定实施了《保洁员及监督员工作职责》、《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及教育引导制度》,促使村民自觉维护生活环境。
建设新农村需要各界支持,工作组协调徐水晨阳集团捐赠3万余元的环保水漆涂料、华光市政公司捐赠4万余元的便道砖。至4月中旬,全村完成粉刷街道墙壁4800平方米,装铺村内便道1100平方米,一个村容整洁、面貌一新的刘官营村展现在人们面前。
干群合力打通“民心路”
“回家借路,道窄弯多”是刘官营村行路难的真实写照,村民们迫切希望打通一条进村的直达路。
村西不远处就是徐水县大王店工业园区的宽阔道路。工作队立即行动,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做好征地户思想工作。3月14日,工程破土动工,该村60余名党员群众自发参与,仅用一天时间便清理路基600米,移栽果树260棵;5月9日,村委会举行刘官营村西路招标大会,确定施工队伍;5月21日工程正式开工;6月3日,自村口至工业园区纬一路、全长900米、混凝土结构路面、主路宽5米、两侧路肩各1米、工程总投资30万元的这条承载着刘官营村民愿望的“民心路”竣工通车。
让百姓用上放心电
遇到电压低时,部分电器无法启动,空调等大型家电更无法使用……刘官营村的变压器自1974年至今没有更换,村内电表和部分线路老化严重,电损很大,给村民带来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工作队与县电力局及时沟通,一是对村内5号变压器照明系统进行增容和绝缘化改造;二是对全村174户的电表进行改造,换成磁卡表;三是对174户入户线增容,加装漏电保护器。工程于8月20日完工,新增100KV变压器一台、改造线路3.5千米、新立电杆70基,全村实现高、低压线路绝缘化,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显著提升,刘官营村用电环境彻底优化。
“七一”城南庄过党日
7月1日,烈日当空,驻村工作队带领刘官营村36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到阜平县城南庄,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在工作队队员带领下,大家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驱丰功伟绩。一位60多岁的老党员感慨地说:“这是我们村第一次组织这么大的活动,尤其是在‘七一’这个特殊的日子,很有教育意义。作为农村几十年的老党员,能有幸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很自豪、骄傲……”
《保定日报》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