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标准“卫星城”
――徐水县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保定日报 4月24日 头版头条 作者 王新平
万木吐翠,草长莺飞。伴随春的脚步,徐水县大王店产业园区长城汽车园内一派生机勃勃的建设场面:大型塔吊挥舞着铁臂,钢筋支柱林林而立,钢架车间整齐排列……长城汽车50万辆整车厂一期工程建设正紧张进行。徐水县聚精会神搞建设、鼓劲加压快发展从这里可窥见一斑。
今年早春,市委书记许宁两次到徐水县调研,对该县发展提出殷切希望。徐水县认真落实许宁书记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开展执行力亮剑行动中焕发激情和干劲,自加压力,全方位建设高标准“卫星城”。截至3月底,该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33亿元,首次在一季度跨越3亿元大关,全部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双双实现“开门红”。
“高标准‘卫星城’不仅指城市建设高标准,更包括站位要高、理念要新、发展要快、社会要和、特色要显、品位要优等诸多内涵。”这是徐水县委书记王林对高标准“卫星城”的理解。
站位高,主动融入市区发展。保定市实施“一城三星”大发展格局以来,特别是北部新能源之城和汽车城建设,都给区位优势突出的徐水县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徐水县主动融入,按照“对接、承纳、互补、联动”的要求,加强联系,促进发展。在园区和项目建设上创新理念,实施“一体两翼”,即县城是“主体”,“两翼”分别为大王店产业园区和县城工业园区。大王店产业园区是保定市高新区外延区,距市区8公里,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规划起步区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新型储能设备、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打造未来保定・中国汽车城(北区)、保定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基地等。县城工业园区是省级产业聚集区,总体规划面积16.3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索具加工制造业、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点定位,为徐水县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园区这个建设平台,徐水县项目建设好戏连台。除去年竣工、在建和已批待建总投资489亿元的129个投资超千万元的项目外,今年3月28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座椅、汽车底盘、汽车发动机、汽车线束生产、大王店产业园区热力站、污水处理厂、河北黎发药业有限公司年产95000箱动物保健品、河北太行毛纺集团新厂区建设等8个项目集中开工奠基,总投资37.53亿元。
“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产业布局相结合,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特色农业,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徐水县长李保森说。
在主导产业上,徐水县注重调结构,重点发展索具、汽车零部件、
石油物探装备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去年年产值达到83.5亿元。鼓励支持企业加快发展步伐,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12家,上市企业6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和优质林果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南牧北菜西林果”特色农业持续为农民增收,以高林村镇为中心的棚室西红柿种植已成为北方最大的设施西红柿种植基地,年产量近2.5亿公斤。
抓园区、抓项目、抓调整、抓环境、抓城建,徐水县全方位建设高标准“卫星城”,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实现在“十二五”时期综合实力“保五争三”(在全省保50位争30位)、财政收入“保三争五”(保30亿争50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