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新社 2月2日《保定日报》
本报讯 一曲《江河水》刚刚演奏完毕,另一曲《英雄战胜大渡河》就雄壮登场。1月29日是大年初七,徐水县智武营村委会大院内张灯结彩,热闹异常。在搭好的戏台上,徐水南乐会的几支演出队轮番上台竞技,为村里的父老乡亲奉上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南乐会是流传于徐水县一带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有文字记载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它以大管、唢呐、笛子、笙等吹奏乐为主,配以弦乐、打击乐等共十几种民乐,由十几到二十几人集体演奏。徐水南乐会主要有智武营村、迁民庄村、大次良村和白塔铺村等四支队伍,他们师承一家,目前每个村的会员都在40人左右。其中最著名的迁民庄的跃进吹歌会在1958年5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在京各大文艺团体联欢会”,与中央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等国家级院团同台竞技,演奏的《骑兵进行曲》、《英雄战胜大渡河》《解放军进行曲》等曲目曲惊四座。全国音协将音乐会吸收为集体会员。同年秋,“跃进吹歌会”参加了国庆十周年大*,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2009年列入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智武营村南乐会掌门人张金文介绍,南乐虽然技术要求较高,但一旦深入学习,很容易上瘾,长期吹奏有益身心健康,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为了将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发扬光大,除了平时搞搞技术培训和演练、参加演出外,每年的正月,他们都组织其他几支南乐会到智武营村聚聚,互相拜年畅谈心得,切磋技艺。这次竞技会也得到了镇村的大力支持。当天,几支南乐会演奏了《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20多个经典曲目,让乡亲们度过了一个热闹的文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