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日报10月18日1版 作者: 王渊 王新平
总投资284亿元的长城、风帆、巨力三大项目,总占地8500余亩,在徐水县备案审批用时5天,而长城、风帆两大项目征地工作用时18天,刷新了保定市项目征迁史上的最快纪录――
创造项目建设的“徐水速度”
金秋十月,记者在徐水县采访时看到,大王店产业园里长城汽车、风帆两大项目正在紧张建设,巨力集团产业园里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建设厂房。巨力集团董事长助理赵丽颖告诉记者,由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项目建设的周期将缩短一半以上。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徐水县把上好项目、大项目作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支撑点。长城、风帆、巨力三大项目总投资284亿元,总占地8500余亩,涉及徐水县4个乡镇9个村2600多户,人口过万。项目规模之大、占地面积之广、涉及村民之众,为徐水项目建设史上前所未有。但就是这样三个超大项目,在徐水县备案审批仅仅用了5天,特别是长城、风帆两大项目征地工作从今年7月2日开始到7月20日完成仅仅用了18天,刷新了保定市项目征迁史上的最快纪录,创造了惊人的“徐水速度”。
人们在惊叹之余不禁要问,徐水何以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快的速度,为保定市三大企业巨头再筑逐鹿之地?其奥秘在于:
――缘于跳越发展紧迫感。保定市委提出用2-3年的时间再造一个新徐水的目标,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要真正实现跳越式发展,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快上项目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引进长城、风帆这样的大项目,留住巨力集团并使其加快发展,没有致力于大发展的责任意识与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是不可能成功的。县委、县政府为官一任,致富一方,勇于负责,敢为人先,抢抓机遇,促进了三大项目的成功落地。
――缘于市县协同“一盘棋”。在三大项目运作过程中,特别是长城项目,得到了保定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并作为全市“一号工程”,全力支持,所涉部门一路绿灯,调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行政资源。市领导率领相关部门,亲自跑部进厅,协调资金,争取用地指标。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项目汇报会、调度会,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合力。县直有关部门和乡村两级干部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群众积极配合,鼎力支持。正是市县乡村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才催生了“徐水速度”。
――缘于打破常规勇担当。想干事、干成事、成大事,就要有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勇气与魄力。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相关部门特别是项目办没有按部就班,而是提前介入,主动参与,并出资帮助企业完成环评等各种手续。征地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勇于担当,鼓励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工作,激发了工作热情,缩短了项目建设工作进程。
――缘于统筹兼顾巧布局。实际操作中,县委、县政府把三大项目作为阶段性中心工作,统筹抓好项目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统筹抓好重点项目与其它项目的关系、统筹抓好项目建设与其它工作的关系,既抢抓机遇,为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维护了全县大局,又切实保障了群众利益,初步实现了“收入不降低、生活不下降、环境得改善”,得到了群众认可,减少了阻力,提高了效率。
――缘于创优环境引凤来。创优环境,最大限度让利于企业,始终是徐水县抓好项目建设永恒的信条。三大项目建设之初,天津、福建、四川等外省市闻风而动,纷纷抛出橄榄枝,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充满诱惑,且省内其他县(市、区)都在积极争取,竞争异常激烈。与外地相比,徐水在各方面并不占优势,但是他们正视困难,不夸大成绩,不隐瞒问题,立足本县实际,最大限度地让利于企业;同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3000万元,争取贷款1亿元,用于项目前期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
徐水县委书记王林告诉记者,抢抓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机遇,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抓投入、上项目、调结构,使徐水县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良好。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该县竣工、在建和已批待建投资过千万元项目110个,总投资475亿元。今年1-9月份,全县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收6255万元。总结“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徐水将由农业大县迈向工业强县,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工业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