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10月15日A1版 作者: 苏少华 赵延军 任德申 吴占魁
在近日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市委书记宋太平强调,各县(市、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把力量凝聚到“保五争十”的目标要求上来。
总投资284亿元的长城、风帆、巨力三大项目,总占地8500余亩,在徐水县备案审批却仅用5天时间。特别是长城、风帆两大项目,征地工作仅用18天,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徐水速度”,为该县经济未来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9月6日,徐水大王店产业园,市委书记宋太平高声宣布:“风帆产业园开工奠基!”至此,长城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风帆产业园、巨力集团扩建三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三大项目的成功落地,为保定市项目建设增添了辉煌一笔,为徐水县实现经济跳跃式发展拉开了大幕。
“千难万难,征迁占地第一难。”土地征迁占工作,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项目启动的关键。
长城、风帆、巨力三大项目总投资284亿元,总占地8500余亩,涉及徐水县4个乡镇9个村2600多户,人口过万。项目规模之大、占地面积之广、涉及村民之众,为徐水县项目建设史上前所未有。但就是这样三个超大项目,在徐水县备案审批却仅仅用了5天,特别是长城、风帆两大项目征地工作从7月2日开始到7月20日完成仅仅用了18天,刷新了保定市项目征迁史上的最快纪录,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徐水速度”。
惊人的速度、出色的答卷,徐水县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用地征迁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特别通报表扬。惊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徐水县何以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快的速度,为保定市三大企业巨头再筑逐鹿之地?
亲商重商结硕果“谁能为保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就把优质资源优先配置给谁。”这既是市委、市政府开展亲商重商活动的郑重承诺,也是创优发展环境的响亮誓言。
徐水县委、县政府紧紧把握市委、市政府项目建设要求,深入开展亲商爱商活动,从细微之处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创造条件,创优环境,筑巢引凤。
深谋远虑选对象。智者谋长远而不谋一时。2008年,徐水县新上任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敏锐洞察到,随着长城汽车集团逐步发展壮大,虽然短期无扩建意向,但终有一天要蓄势而发,做大做强。同年12月,徐水县主动邀请长城集团主要领导参加徐水全民健身活动,与前世界冠军郗恩庭一起乒台献艺,并向长城集团董事长颁发了徐水县人民政府经济工作顾问聘书。由此,徐水县主动与长城集团加强沟通,推介发展环境,让企业充分感受徐水发展氛围,拉近了双方距离,增进了解和信任,为引进长城项目埋下了伏笔。
徐水县与风帆集团最初接洽始于2007年。其间,风帆产业园项目历经金融危机影响、集团领导变更、投资决策调整等种种原因几易其址,项目走势扑朔迷离。但是徐水县委、县政府咬定青山不放松,三年来始终紧跟项目动态,保持双方联系,最终靠扎实的准备工作将该项目留在了徐水。
悉心呵护显真情。徐水县强化“保企业就是保增长”的理念,始终关注本地企业的发展壮大。巨力集团是1985年从一个投资2000元的家庭小作坊起步,成长为目前拥有职工6000余人、销售网络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最大、世界一流的大型索具生产企业。25年来,企业一路发展,三迁其址,五次扩建,始终伴随着徐水县委、县政府的倾心关爱。2010年春节上班第一天,徐水县四大班子全体领导到巨力集团拜年。巨力集团董事长杨建忠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县委书记带领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到我们这里走访慰问,给我们拜年,说明县委、县政府把我们真正视为徐水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企业,要做顶破石头的竹笋,不忘大地的力量,不管外地的优惠政策多么吸引人,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扎根徐水、服务徐水,为徐水的经济腾飞作出贡献。
创优环境引凤来。创优软环境,最大限度让利于企业,始终是徐水县抓好项目建设永恒的信条。三大项目扩建之初,天津、福建、四川等外省市闻风而动,纷纷抛出橄榄枝,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充满诱惑,且省内其他县(市、区)都在积极争取,竞争异常激烈。与外地相比,徐水在各方面并不占优势,但徐水县委、县政府正视困难,不夸大成绩,不隐瞒问题,立足该县实际,最大限度地让利于企业,千方百计创优发展环境。每次接触,每个具体环节,主要领导都亲力亲为,周密部署。今年3月,长城项目第一次踏堪选址,雨天路滑,春寒料峭。当长城公司高管接过准备好的雨伞、雨鞋、棉衣时,不禁为细致周到的服务所打动。今年1月,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密切关注企业未来发展走向,及时与企业沟通,共谋发展大业。为留下风帆项目,县四大班子多次邀请风帆集团全体领导到大王店产业园考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关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县委、县政府细致严谨、处处为企业着想的务实作风,令企业心悦诚服。
破除瓶颈解难题。土地和资金一直是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三大项目落户徐水有了眉目,但用地指标怎么办,天量资金从哪来?这一系列问题,无不困扰着徐水的决策者。对此,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上级支持。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长城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市委主要领导亲任组长,把该项目列为保定市“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共克难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议事会、调度会、协调会,对项目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亲率市直相关部门和徐水县跑部进厅,争取优惠政策。在全省土地指标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省长特批用地指标,集中由长城项目使用。同时,经多方努力,省市支持资金2亿元,协调贷款2亿元;徐水县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3000万元,争取贷款1亿元,用于项目前期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场漂亮的征地战
项目有了,土地有了,资金有了,占地征迁工作又急迫地摆在了徐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面前。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长城、风帆项目7月20日前必须进场施工。项目要落地、农民要利益、市委要结果,近8000亩地上的附着物不计其数,罕见的工作压力是对徐水各级干部的严峻考验,硬仗面前能战斗,困难面前不退缩。徐水县广大干部面对复杂的村情、紧迫的时间、艰巨的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用最硬的作风、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出色完成了项目占地征迁任务,打了一场漂亮的征地战。
用责任统一思想。今年以来,徐水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联席会议,通报三大项目基本情况,说明三大项目的重要意义,鼓舞人心,振奋士气。组织县乡干部到长城、风帆公司参观学习,以亲身感受,达到共识,支持项目建设。隆重召开项目征地动员大会,明确提出“做好工作是尽责,做不好工作是失职”,在项目建设中发现干部、考察干部、使用干部,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的斗志和激情。
靠措施推动工作。为凝聚全县力量,力促项目建设,徐水县委十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举全县之力支持长城汽车产业园、巨力集团扩建、风帆工业园区项目建设促进全县跳跃式发展的决定》。制定印发了《徐水县重点项目征地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在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中加强干部管理的意见》、《征地稳控预案》等多项举措,健全组织,统一政策口径,规范干部行为,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讲配合协调联动。工作中,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征地现场指挥部,保证统一指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临一线,亲力亲为,鼓舞干群士气。县人大、政协现场走访慰问,激发工作干劲。以公、检、法为主组成法律政策巡讲组,营造法制宣传声势。广大干部和教职工带头做亲属的思想工作,乡村干部分组包村,分片包户,任务包干,责任到人。通过上下联动,协调配合,有效推动了征迁占各项工作。
据实情灵活操作。在征迁占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充分把握县情、乡情、村情,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长城、风帆项目征地工作中,针对大王店镇、遂城镇、正村乡三个乡镇的村情和社情实际,决定先行推进大王店、遂城镇的征地工作,正村乡征地工作根据两个镇的征地进展情况适时启动。各乡镇本着“前期讲稳、中期讲细、后期讲情”的原则,对征地村的班子逐一分析,对每个村的重点户、重点人详细了解,做到底数清楚、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分类施治。实践证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有效化解了矛盾,达到了以点带面、有序推进的良好效果。
担使命勇往直前。长城、风帆项目征地正值七月酷暑,炎炎烈日,近40摄氏度的高温烘烤。广大乡村两级干部为早日实现三大项目顺利进场,坚决服从工作大局,克服一切畏难思想,深入征地一线,不怕吃闭门羹、不怕冷嘲热讽、不怕威逼利诱,不分昼夜,反复走家串户,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为赶进度,他们有的早晨5点开始工作,天黑看不清尺码才收工,核查到深夜两三点才休息。有的抱病坚守在一线,中暑、腹泻、晕倒,但仍继续工作。有的承受情感的折磨,亲人重病住院,家人因车祸重伤,甚至亲人离开人世,但他们舍小家、顾大局,始终坚守在征地工作一线。
三大项目的成功落地,是徐水县委、县政府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真实写照,是对广大干部能力和水平的一次实战检验,为全市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徐水速度”的奥秘
三大项目落户徐水,是徐水县委、县政府聚精会神搞建设、凝心聚力抓发展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锐意进取的结果,也是全县上下亲商爱商、筑巢引凤的结果。其奥秘在于:
――缘于跳跃发展的紧迫感。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徐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要真正实现徐水跳跃式发展,只有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快上项目,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徐水县委、县政府不忘使命,自加压力,只争朝夕,攻坚克难,终于促成三大项目成功落地。
――缘于打破常规勇担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就要有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勇气和魄力。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徐水县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县项目办不等不靠,提前介入,主动参与,并出资帮助企业完成环评等各种手续,工作主动、热情,办事效率超前、超快。征地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勇于担当,鼓励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工作,激发了工作热情,加快了征迁工作进度,催生了“徐水速度”。
――缘于统筹兼顾巧布局。县委、县政府把三大项目建设作为全县重中之重的工作,统筹抓好项目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重点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关系,既抢抓机遇为跳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又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初步实现了“收入不降低、生活不下降、环境有改善”的目标,得到了群众认可,减少了阻力,有力推动了工作。
――缘于市县同唱“一台戏”。推进三大项目特别是长城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所涉市直部门一路绿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领相关部门跑部进厅,协调资金,争取用地指标。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项目汇报会、调度会、情况通报会,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合力。县有关部门和乡村两级干部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群众积极配合,大力支持。正是市、县两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唱“一台戏”,项目征地工作才得以快速推进。
正如市委、市政府在表彰通报中所说,徐水县在三大重点项目占地征迁工作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讲政治、顾大局,广大干部扎实工作、敢于攻坚,以实际行动体现了“突出抓发展、重点抓项目、持续保稳定”的工作要求。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希望正在创造。三大项目特别是长城项目落户徐水,将对徐水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跨时代的意义,将使徐水由农业大县迈向工业强县、由传统产业迈向现代工业,新的汽车城不久将屹立于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