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5月24日A1版 作者:记者 许顺兰 苏兰生 通讯员 王新平
这是一组陡升的数字:
2000元创业,到50亿元新建16个项目;
20万元建厂,到扩张至身价100亿;
从一种产品,到400种产品;
……
直观的数字对比,追溯的是中国巨力集团项目建设、规模扩张和产品品种让人惊叹的变化轨迹。
项目建设,见证“巨力速度”
巨力索具的厂区东部,一年前还是一片空旷的泥土地,现在已矗立起高大的联合厂房。2009年3月,巨力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能200兆瓦晶体硅太阳能项目。仅5个月后,一期100兆瓦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竣工投产。
这,是凸显“巨力速度”的一个侧面。
徐水县城宽广的巨力路上,一座由索具稳固的斜拉大桥,与对面的巨力集团船型办公大楼相互辉映。如果在几年前来这里,还看不到这些标志性建筑。
在新建成投产的新能源厂区,与火热的生产现场相映衬的,是拔地而起的又一座高大建筑――太阳能技术研发中心大楼。新能源产业是朝阳产业,巨力集团看好这一产业,决定在光伏产品上大展拳脚,与以前做索具一样实现效益的高增长,推进企业发展再有新突破。
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这在巨力项目建设史上不是第一次。2002年和2004年,巨力集团与两家大型国有企业合资,先后引资8000万元和3000万元,分别建设吊装带项目、钢丝绳索具项目,建设速度之快也是如此。
巨力集团各生产厂区,都是崭新厂房和新引进的先进设备。该集团从2009年7月开始,斥资50亿元3年内连续新建、扩建钢丝绳及钢丝绳索具等16个项目,其中10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现在,总投资20多亿元的6个开建项目已竣工投产。
一个个新项目加速建设,使这家企业不断发生飞跃性巨变。
规模扩张,巨力讲“世界语”
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巨力集团一直坚守一种“吊动”世界的信念,认为“企业说话不能远离国际市场,要学会说世界语。”
做国外,必先做好国内。巨力索具在国内市场长袖善舞,发挥得淋漓尽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后又一个大型盛会,世博园区的主题馆、企业联合馆等的设计和建筑体现中国特色,而其结构支撑及造型实现,就大量使用了巨力集团的钢拉杆和缆索产品。
像捕捉“世博经济”一样,巨力集团市场扩张的敏感触角,已伸向全国各地。在国内,巨力已设立71家分公司及经营服务机构,在中国拥有的1万家优质客户中,大中型企业等中高端客户已超过6000家。在中国工业百强企业中,钢铁、电力、石化、设备制造、海洋、船舶、军工等行业的重要索具用户,80%都是巨力客户。
巨力索具已在国内重大工程中大显身手,中国建造的240个具有新空间结构性质的体育场馆中,有220座使用的是巨力缆索和钢拉杆产品。北京奥运体育场馆上面的防风锁,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防脱锁和许多海上钻井平台,使用了巨力索具。在众所周知的神七工程、嫦娥奔月工程、曹妃甸首钢码头工程、深圳会展中心工程、上海浦东机场工程、广州新白云机场工程、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都与巨力索具紧紧相连。
巨力集团的扩张发展靠“四轮驱动”,向深度技术服务、产业多元化、企业合作和资本运作上迈出新步伐。
深度技术服务――以雄厚的科研技术实力,在为客户提供吊装设备中,还制订吊装难题解决方案。“南海一号”古沉船打捞,所有索具和索具应用技术方案均为巨力集团提供。
产业多元化――既做索具,也做新能源产业,还做文化产业,形成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近年来,文化传媒产业欣欣向荣,巨力集团建立的影视传媒有限公司,除从事影视投资、艺人经纪、广告运营、活动演出、影视基地网络及新闻媒体的运营外,还与国内著名导演相继成立公司或工作室,开始强力打造传媒产业。巨力集团还涉足到房地产开发、物流运输、钢构工程等辅助产业。
企业合作――与巨人握手,占领和稳固高端市场。5月13日,巨力集团与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下协议。按协议,路桥建设及其所属华南公司、华东公司、重庆分公司等优先选用巨力索具。巨力集团给予路桥建设所涉及索具产品的前期技术、实验检测等多方面支持。路桥建设作为国内路桥行业的实力方,近年来在厦门海沧大桥、上海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的建设中都留有身影。巨力集团以产品供应链链接,与大用户结成稳定的合作伙伴,成为其扩张发展的新模式。
资本运作――上市融资,提高经营能力和企业实力。2010年1月26日,巨力股份在深交所敲响宏亮的财富钟,我市第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诞生。巨力上市,募集发展资金12亿元,巨力市值也由此冲至100亿。
巨力讲“世界语”,不断与外国客户对话。几天前,巨力集团参展第107届广交会,展台前国内外客商云集,达成产品成交意向超过2亿元,其中90%是新客户和国外客户。巨力索具已在美国、印度、德国等众多国家的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销售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让世界轻松起来”,这是巨力集团的全球宣言。今天,巨力集团通过规模扩张,已成为拥有32个专业制造厂的联合舰队,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特别是在钢拉杆生产上,是国际上唯一一家规模制造商,垄断着国际市场。
巨力标准,成为中国选择
“给我一个吊点,我可以吊起地球。”这让人一听就长劲儿的话,是巨力集团向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一句名言的巧妙化用,这显示出巨力发展的雄心和豪气。
可巨力集团的起步,只不过是一个村庄里的小作坊。1985年,创始人、孪生兄弟杨建忠、杨建国在农家院落勾画了一张小小的钢丝绳插套机图纸。
这是两人在实现创业梦想中,最早绘就的一张蓝图。
就是以这张图纸为起点,25年后,巨力集团发生了由乡村小厂到企业巨人的嬗变。经过艰苦打拼,今天的巨力已从一种钢丝绳插套机起步,发展成一家索具生产制造、技术研发、检测试验的企业巨人,产品拥有索具设备、钢丝绳索具、索具连接件、链条锁具、梁式吊具、钢拉杆和软锁具等10大系列、400多个品种、4000多个规格。按这组数据计算,巨力索具年均有上百种规格的产品问世,每周都会诞生几种新产品。
索具,泛指起重或承重吊钩与物体之间的连接物,以前的叫法五花八门。自从巨力集团这样叫,国内也就逐渐有了统一定名。由此,巨力成了国内“索具行业定义者”。
今天,巨力集团在研发生产超长度、超大型、结构复杂和高端索具上,已无人堪与比肩。在机声隆隆的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车间,技术负责人秦卢峰说:“我们生产的一条钢丝绳索具长9200米,比当今世界最长的都长2000米。”还不止如此,其最长索具已超过10公里。巨力集团的索具吊重更显神力,研发的最新产品一套能吊起1万吨。巨力索具的长度和吊重,均创下世界之最。
巨力办公大楼一楼的技术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这里聚集着240多名高级技术人员。近年来,靠雄厚的研发实力,巨力集团的合成纤维扁平吊装标准、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标准、钢拉杆标准等被列为国家标准。迄今为止,巨力主编和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达到18项,获产品专利55项。
“在中国创造世界的巨力,在世界创造中国的巨力”,是巨力集团发展的坚定信念。这家快速崛起的索具业界翘楚,发展目光是做世界最好的全能索具,当全球“巨无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