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2月8日B1版
早在晋代就流传刘伶醉酒的故事。刘伶,字伯伦,安徽省宿州市人士,晋朝的“竹林七贤”之一。由于刘伶不满晋朝统治者的专权横暴,千里迢迢来到河北省徐水访友张华。张华以当地佳酿款待,刘伶饮后倍加赞赏。据《徐水县碑志》载,刘伶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并乘兴著诗。诗中道:“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留下“酒醉三年方醒”的传说。刘伶死后葬于徐水,其墓至今尚存,为河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后人还为他建立了《酒德亭》。在金、元时期,酒业生产技术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蒸馏酒的出现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一时繁荣。到了清朝末年,徐水美酒畅销京、津、保等地区,深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