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网 | 保定市政府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走进徐水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专题专栏

交流互动

刘伶醉--一盏芳醪忆刘伶
发表时间:2010/02/08 点击次数:382次

保定日报2月8日B1版


      早在晋代就流传刘伶醉酒的故事。刘伶,字伯伦,安徽省宿州市人士,晋朝的“竹林七贤”之一。由于刘伶不满晋朝统治者的专权横暴,千里迢迢来到河北省徐水访友张华。张华以当地佳酿款待,刘伶饮后倍加赞赏。据《徐水县碑志》载,刘伶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并乘兴著诗。诗中道:“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留下“酒醉三年方醒”的传说。刘伶死后葬于徐水,其墓至今尚存,为河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后人还为他建立了《酒德亭》。在金、元时期,酒业生产技术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蒸馏酒的出现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一时繁荣。到了清朝末年,徐水美酒畅销京、津、保等地区,深受好评。

  刘伶醉历史文化悠久,至今使用着一座完整的宋金时期(公元1126年)古烧锅遗址。遗址中的16个古发酵池已有近900年连续使用的历史。这些古发酵池既是生产设施,又是历史文物,为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我国白酒历史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经文物专家鉴定,它是我国目前发现历史最早且从未间断使用的发酵池群。
  2001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作为中国酒文化的历史遗存,被列入“首批中国食品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酒文化中的一大景观。2006年,刘伶醉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同年被国家商务部授予首批“中华老字号”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