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1月15日A1版 作者: 王新平 李长胜 赵顺利
2005年-2009年,徐水县高考连续5年排在全市前列;2009年12月7日-8日,河北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评估组对徐水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徐水县顺利通过了评估认定,成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通过此项评估的县。
他们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秘密在哪里?
优化育人环境
徐水县审时度势,确立了“以县为主,政府统筹,职普并重,多措并举”的高中教育发展原则,出台了《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实施意见》、《2006-2009年高中教育发展规划》,按照“新建与扩轨并重、挖潜与改造并行、公办与民办并举”的高中建设思路,不断加强高中学校建设。
“营造最优的育人环境”,这是徐水高中教育的办学理念之首。几年来,全县累计投入1.91亿元,大力加强高中学校建设。一栋栋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一排排温暖舒适的学生宿舍楼,一个个高标准的现代化运动场地,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全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徐水一中是一所老牌高中,多媒体、班班通设备齐全,省一级图书馆藏书十多万册,随处可见的励志格言、名人警句,使整个校园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始建于1999年的徐水综合高中,以其“现代化、大气魄、生态式”的规划和建设格局,成为徐水高中学校的生力军,十年办学,十年创奇迹;巩固庄中学、职教中心、大午中学等校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为全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徐水高中阶段教育办学目标。打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提供多维度、多层面的视角,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条件。
为地震灾区捐款,综合高中薛明礼同学把家长给的1000元奖学金全部捐出;国庆60周年,巩中学生排练了大型诗歌朗诵会;综合高中的学生餐厅里,12个液晶电视在学生就餐时间播放《今日说法》、《新闻30分》等,到民营企业参观、沿瀑河进行社会实践考察、到山区为孩子们送图书和学习用品等等,在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学生们陶冶了品格。
为了让每个升入高中阶段的学生都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徐水县高中教育确立了“普高文化升学兼艺体升学,职教就业率高兼就业层次高”的质量要求。在普通高中,除传统的文化升学外,声乐、舞蹈、播音主持、编导、体育……只要学生有兴趣、有需求,学校就会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全力为学生服好务。面对家长“重普轻职”的传统观念,徐水教育坚持强化内功,加强办学模式改革,做足做好职教大文章,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就业网络不断完善,就业层次不断提高,每年都有上千名优秀毕业生成为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企业的中坚力量。
减负与增效、培优与补差、规范与个性,在面向全体、关注全程的策略下,高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连续5年高考在保定市排在前列。
打造过硬师资队伍
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是徐水县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徐水县高度重视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新老教师拜师制度、集体教研制度、团队评价制度等,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办学经验,是徐水提升高中校长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法宝。全县组织了多场名家讲座,教师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很多老师与教育专家们通过网络,建立了长期伙伴联系。教育局每年组织高中校长外出学习,带着课题,校长们借他山之石,采众家之长。
在学校的民主管理过程中,教师们感受到了主人翁价值。在每年召开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学校将发展的大策问计于教师,代表们的合理化建议被一一采纳,学校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都满含着教师的智慧与情感,也鼓舞着他们去全心经营。教师们爱生如子,视事业如生命,形成了团结的队伍、战斗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