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11月18日10版 作者:王新平
虽然已是寒冬,徐水县安肃镇小寺各庄村新民居建设工地仍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十几架塔吊高高矗立,正起吊运输着;地面上,拉运砂石、水泥等建材的车辆忙碌穿行。新村居民一区16座多层住宅已拔地而起,即将封顶,居民二期也已破土动工……不难想象,60万平方米的新民居及与其配套的综合市场建成后,这里将会成为坐拥“大市场、大配套,新环境、新生活”的徐水县新城区。
借力“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的东风,作为徐水县城城中村的安肃镇小寺各庄村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目标,以改变村容村貌、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为抓手,以“建设新民居、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农村”为统领,谋划并实施了旧村整体改建工程。他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努力将其打造为徐水县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三年大变样的标志性工程。
解放思想绘蓝图
小寺各庄村有400多户,1620人。村子位于徐水县城东部次中心区域,地理位置重要。随着县城的不断发展,小寺各庄村成了一个典型的半包围型“城中村”,村子的发展受到外部限制,只能“狮螺壳里做道场”。长此以往,村内街道拥堵不堪,公共服务设施无地建设,已经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小寺各庄村也直接影响、制约着县城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小寺各庄村不改造,县城规划中的两条大街就不能打通,县城东部交通“肠梗阻”的状况便不能有效改观,其他建设也无法进行。
小寺各庄村整体改建势在必行!近年来,徐水县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打通这一县城改造的“瓶颈”,让小寺各庄村村民和县城百姓都能充分从中受益?辖区是整个县城的安肃镇也希望小寺各庄村能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为全镇新民居建设提供示范。
全省“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工作给小寺各庄村的整体改建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小寺各庄村民及周边城乡居民对这一地区进行整体改建愿望日渐增强。但是,整体改建涉及拆迁补偿安置、配套公共设施建设等诸多问题,殊非易事。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徐水县把这一项目作为锤炼各级干部作风的舞台,强力推进。
为了统一思想,安肃镇和小寺各庄村多次组织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他们到过长三角、胶东半岛、韩村河及周边多个县市,并多次开会交流思想。通过一次次的参观学习和交流讨论,村民们开阔了视野,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并在解放思想中逐渐形成了统一认识。
大家认识到,村庄整体改建、建设新民居一举多得:节约了资金与能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项“一次性投入,一百年省心”、“一代人建房,几代人享受”的民心工程。通过村子整体改建和新民居建设,处于县城东部中心的小寺各庄村将永兴路、复兴路、恒源大街、聚源大街、兴源大街(小寺中心街)全部贯通,形成四通八达的顺畅交通格局,小寺各庄的村容村貌将彻底改变,村集体将大大增加收入,父老乡亲不但会住上高楼新房、享受到舒适便捷的生活服务环境,而且可以从改造后大力发展的商贸服务业中觅得更多发家致富的良机……
然而,整体改建需要大量资金,据匡算,仅一期工程就需要资金1.5亿元,钱从哪里来?为破解这一难题,徐水县委、县政府及安肃镇多方协调,决定为其免除一些配套费用,并且允许他们拿出一部分新民居先期对外出售以回笼资金。同时,他们将小寺各庄村整体改建与周边拆迁改造项目整体打包,县、镇、村三级联动,县土地、规划、建设部门密切配合,高效工作,保证了项目的科学统筹、顺利推进和多方受益。
蓝图绘就,安肃镇和小寺各庄村全力以赴,聚精会神投入到这项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事业中来。
勇于探索解难题
小寺各庄村进行的是整体拆迁改建,是“大手笔”进行的一次“大变样”工程,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一项新事业。为了使这项民心工程切实赢得民心,顺利推进,他们勇于探索,敢闯新路,终于找到一条既能让全体村民搬入新居,又能增加村子和村民收入的新路子。
项目建设的拆迁、补偿,历来是十分复杂和艰难的问题。安肃镇及小寺各庄村耐心细致地做好前期工作,让所有拆迁户都知道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好处和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制定安置补偿方案统一标准,公开透明,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认同。
为把整体改建对百姓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点,给百姓最大实惠,小寺各庄村在具体操作中提出了“两个三”的思路。第一个“三”是房屋拆迁及回迁安置方面的,他们一改过去先拆再建的做法,而是决定分三步走,先建、后拆再开发,即先建好新民居,待村民全部搬入新居后,再拆旧房;旧居拆完后,利用旧宅基地,结合村周边地段,再按县域规划,统一进行开发。
第二个“三”是拆迁补偿方面的,分为三个部分,即地上附着物补偿、宅基地补偿和村集体收入。在地上附着物评估作价上,他们请来有资质的单位,折合作价,再置换新民居楼房的成本价住宅。在宅基补偿上,按户丈量,登记造册,每亩补偿50万元。村民拆出的旧宅基连同集体土地统一开发,所有集体收入平均分配。这样,不但可以实现改善居住条件不增加村民负担,而且可以保证村民从中得到足够多的经济利益。
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难。村民不事先交钱,村集体又没有多少积累,项目如何启动?千斤重担压在了村两委班子身上。开工没有回头箭!为解决资金难题,村党支部书记陈铁柱不怨天不尤人,而是迎难而上,多方奔走筹措资金。他们想了多少办法、遭了多少难,没有多少人知道。然而,村民们却都可以看到,整体改建项目一天天稳步推进。在群众未出钱的情况下,今年5月,整体改建项目正式开工,大家盼望已久的新楼渐渐“长”出了地面。
小寺各庄村新民居建设是全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徐水县委、县政府对此工程十分重视,县委书记王林、县长李保森多次到现场指挥安全生产并提出意见;县委副书记张海波不时深入到村,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农工委书记刘惠聚更是这里的常客,经常与镇、村干部坐在一起,进行细致谋划。安肃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对工程资金多次予以协调。镇、村两级干部认识到位,思想统一,扎实工作,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保证了项目建设的正常进展。
科学建设惠民生
“村庄整体改建、建设新民居是一件大事情,也是为村民打千秋基业的实事,涉及到家家户户,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为村子进一步发展打牢基础。”陈铁柱说,小寺各庄村反复调研,充分听取百姓意见和建议,确保了该项工程既有超前意识,又符合本村民情、具有实用价值。
在制定规划上,他们结合地理区位、产业特色、基础优势,规划为住宅、综合性市场、配套设施等六大区域。小寺各庄村整体改建项目占地800多亩,总投资6亿元,工程分安置区和开发区。
安置区投资1.5亿元,占地120亩,总共建设21栋五层欧式风格、配套设施齐全的楼房,建筑面积共12万平方米,可容纳居民800多户。根据不同家庭状况,设计建造三种户型的样板房,供村民选择。楼与楼之间为绿地,绿地两侧一层建高标准的联排小房、车库,配有卷帘门。同时,还将建有商业街、村委会、老年活动中心等。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健全各种监管组织,聘用有资质的、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专门监理,确保达到一流工程质量。
开发区投资1.3亿元,占地120亩,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将建设成钢铁市场、装饰装潢材料市场、家电市场、综合性超市、蔬菜食品批发市场等……
项目完全建成后,村民就住进了高标准新居,小区内设有老年活动中心、娱乐活动室,配备健身器材。村集体除办公用房800平方米外,还拥有一定面积的商铺出租,增加了集体收入。届时,一座60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大社区将出现在徐水县城东部,成为徐水县东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该县三年大变样的标志性工程。
11月10日,笔者来到小寺各庄村,但见大幅的新民居鸟瞰图映入眼帘,住宅、商贸、钢铁等多个市场规划有致。一期工程16栋新民居楼房同时建设着,已近封顶。“我们这儿工程进度很快,大家都盼望着早日入住新居呢。”村民们企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