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网 | 保定市政府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走进徐水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专题专栏

交流互动

扬帆乘长风――徐水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纪实
发表时间:2009/10/14 点击次数:382次

保定日报10月12日A1版   作者  王新平   高素敏

    今年3月以来,徐水县扎实开展了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县四大班子、68个部门、5个试点单位,共3108名党员干部参加。县委高度重视这项活动,及早谋划,明确思路,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3个阶段10个环节的规定动作,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得到深入落实,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截止8月20日,全县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2632万元,较上年8月末增长13.4%,增收5028.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5756.8万元,较上年8月末增长18%,增收2401.3万元。
                        下真功夫深调研
    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县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企业、乡村蹲点调研,了解民情,体察民意,解决难题。
    县委书记王林到巨力集团蹲点调研,与集团主要负责人、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进行了座谈,并深入车间实地考察时。他鼓励企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形势,要注重技术创新,创新是保持企业活力、超越竞争对手、引领市场需求、构建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坚持走“技术创新――提升品牌――兴业强企”的发展道路,壮大企业发展。县长李保森到西于庄村就如何加快城中村改造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深入农户走访。
   为切实找准影响及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查实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提出促进科学发展的对策措施奠定基础,围绕“项目建设、县域经济、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精心筛选确定课题,组织开展“调研周”和“问计基层群众、共谋科学发展”调研活动,县级领导干部和各活动单位“带着问题、带着课题”,深入“五线”(农村生产一线、学习教育一线、社区服务一线、企业厂矿一线、服务对象一线)调查研究,开展“三访三问”,即访贫问苦、访民问需、访贤问计,认真查找在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基层群众、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研究对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开展了“约谈日”活动、把服务和管理对象作为征求意见的重点。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开展了“征集旬”活动,实行“开门寻策问计”,通过“一卡”(征求意见卡)、“一箱”(征求意见箱)“一线”(征集热线)等形式,了解社情民意,问计取策于民。同时,开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我为徐水科学发展献一策”活动,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单位共向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卡26708份,设置意见箱74个,召开座谈会104次,累计参加人数3500余人;走访群众 1173人次,拜访老同志、老党员96人次。全县共征求到8个方面410条意见建议,共撰写有价值的调研报告140余篇,共解决企业、群众的实际问题187个,列入规划问题45项,增强了调研的针对性、实效性。
                    真心为民解难题
    徐水县把“亲民爱民活动”和群众工作站工作作为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效载体。在亲民爱民活动中,不断扩大帮扶范围,特困户、特困职工、困难学生由原来的746户拓展到821户,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筹划建立“爱心基金”,为助学活动提供资金保障,推进帮扶救助活动制度化、长期化、规范化,县财政拨付专款30万元,用于基金筹集的启动。发动社会力量奉献爱心,仅一个月时间,共募集基金132万元,活动中,共向375名贫困的大中小学生发放救助金38.9万元使贫困学生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在全社会营造扶贫帮教、助学成才的良好氛围。
    3月24日,县委书记王林到正村中公村与支部书记贾瑞才约谈中了解到群众出行和浇地难的问题,王书记现场办公,协调修路600米,解决行路难问题,与电力局协调解决一台增容变压器,解决“浇地难”问题。群众工作站是密切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一个新渠道、解决群众困难的一个好方法,把群众工作站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全县各群众工作站走访群众90%以上,排查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100余起,落实中央惠农政策涉及全县12.3万户。为群众举办种、养殖科技培训28期,为群众、城区居民解决饮水、宅基纠纷、经济发展等实际困难162件。
                   真抓实干促发展
    学习实践活动一定要落实到发展上,徐水县坚持把加快园区建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规划建设了两大园区,即县城工业园区和保定??中国电谷(大王店)产业园区,纺依棉、森博沃、宝凯电器、今明后等过亿元项目纷纷落户,总投资18.2亿元。深入开展 “两为一促”活动,支持各级各部门集中精力抓发展,营造公务员尽心,投资者放心,企业家安心,纳税人舒心的社会氛围。建立大项目审批代理服务机制,为企业新、改、扩建项目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1-7月份,全县新上和续建投资超千万元项目58个,总投资78.58亿元。竣工项目12个,总投资3.39亿元;在建项目46个,总投资75.19亿元;已批待建项目33个,总投资49.84亿元。
    培育壮大了一批主导产业,工业方面,重点扶持索具、石油物探装备、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上半年,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2.97亿元。同时,对纳税过百万元的骨干企业实行挂牌保护,给予重点扶持,年底纳税过百万元企业有望达到50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可达到10家。农业方面,通过扩基地、育龙头、建市场,蔬菜、畜牧、林果三大主导产业快速成长,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县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上半年全县蔬菜面积发展到9.1万亩,奶牛存栏3.53万头,林果面积6.2万亩。市场建设方面,一方面规范管理现有市场,努力推进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根据我县产业发展现状,规划建设粮食交易市场和大型花卉交易市场。近期将规划建设工程车和二手车交易市场、废旧电机交易市场和废钢交易市场暨循环产业园区。特别是对极具发展潜力的废钢交易市场给予重点扶持、特殊优惠。上半年仅天津钢管炉料公司一家企业纳税就超过2800万元,整个废钢行业全年纳税有望突破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