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6月24日B1版 作者:记者 韩雁 通讯员 王新平
“去年,户木乡各类鞋垫产量超过两亿双,全国市场占有率在40%以上,‘全国规模最大的鞋垫生产基地’称号当之无愧。”走进徐水县德山村,户木乡党委书记张树人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小小鞋垫已成为户木的支柱产业。”
户木乡的鞋垫加工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有20年历史。如今随着鞋垫厂越来越多,与之相关的制毡、缝纫、铁板夹制作等行业迅速兴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了富余劳动力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之路。
“发展特色产业,重在提高规模效益。”据张树人介绍,为把鞋垫产业做大做强,当地党和政府加大引导扶持力度,采用“帮技术、帮资金、帮销路”三帮政策,引领产业加速上档升级。“目前,乡里成立了鞋垫行业协会,负责开展技术培训,传递商情信息,提高市场开发能力。此外,加快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积极协调贷款支持企业进行二次创业,依托新技术扩大生产,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依法严格规范企业生产经营,通过注册商标,精心培育品牌,促使鞋垫生产向品牌化方向发展,大力培养‘龙头企业’。目前,全乡90%的鞋垫企业都已完成技术改造,品种样式越来越多,特别是加工方法的改进带来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普遍提高。”
鞋垫产业规模效益的形成,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目前,该乡拥有鞋垫加工企业及相关用品的生产厂家上百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张树人告诉记者:“在户木乡,至少三分之一的人从事鞋垫加工、运输和经销,人均收入连年增长。小鞋垫给户木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过去的土坯房变成高大砖房,不少农户还建起二层小楼,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小轿车……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