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网 | 保定市政府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走进徐水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专题专栏

交流互动

我们在家乡也大有作为
发表时间:2009/04/27 点击次数:0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众多外出务工人员返回家乡。面对严峻的再就业形势,徐水县、乡两级政府结合劳动部门,发挥路子多、信息灵的优势,帮助返乡农民工重新创业和就业,农民工说――我们在家乡也大有作为啦

  集信息巧妙牵线搭桥

  “在家乡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每月能拿1000多元,跟在外打工差不多,全靠县人劳局的牵线搭桥。”在该县人劳局举行的招聘会上,青年农民王小顺签好了与县里一个厂家的工作合同。

  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徐水县人劳局早在春节前夕,就对本县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和部分乡镇进行了走访,了解企业的用工现状及用工需求;了解全县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春节过后,该局对全县所有用人单位发出邀请函,在县电视台发布召开人力资源交流信息会,在全县各乡镇悬挂召开交流会条幅,认真筹备大型人力资源交流会的召开,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该县人劳局把2月份定为“春风送岗位服务月”。在2月底,徐水人劳局举办了春季首场人力资源交流会,当日到场用人单位35家,提供就业岗位1885个,到场应聘求职人员1025人,当场达成就业意向708人次。

  返乡人才汇入人才俱乐部

  “引导返乡群众有序回乡就业、干事创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工作的需要。”该县委组织部“农村实用人才俱乐部”工作人员说。

  徐水县农村实用人才俱乐部成立于2007年,是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成立之后就达到了启动一个、激发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 面对去年至今的特殊形势,由组织部牵头,农业、科技等部门共同参与,“人才俱乐部”在该县部分农村组建起了20多个“星火帮带”小组,对那些返乡农民工、贫困、缺乏致富门路的群众,采取“一带一”、“结对子”等形式,给予技术传授、资金扶持、劳力支援和信息提供,帮助他们打下致富的基础。徐水实用人才与农民群众结成了520多个帮扶对子。现在,由俱乐部会员牵头,组建各类种植、养殖协会32个,会员达2850人;创建了蔬菜、养牛、养鸡、双孢菇、荒山开发等多个示范基地,发展壮大了白塔铺、正村等一批蔬菜批发市场。

  练内功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以前在外面打工,很辛苦。现在有了乡里的帮助,我可以安心在家搞养殖增收致富了。”对于徐水县史端乡农民高玉和来说,院里刚建好的两排猪舍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高玉和这几年一直在外打工。去年年底,高玉和回家后开始琢磨怎样在家创业致富。正当他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的时候,这时赶上乡里对返乡农民工进行调查摸底,他就把自己的困难对乡里的工作人员讲了。乡里有关人员帮他分析现在的形势,组织他去参加种植、养殖等培训。在乡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高玉和建起了猪舍,买来了仔猪,开始了自己家门口的新创业。

  为了更好地帮助像高玉和一样的返乡农民,该县对返乡自办企业、发展种植、养殖项目的农民,在土地承包、厂房租赁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在贷款、证照办理上给予优惠,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在县、乡政府的引导、帮助和服务下,许多返乡农民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目前该县返乡农民工中共有20多人办起了养殖场和小企业,同时带动了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保定日报 4月23日B2版  作者: 商志伟  常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