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3月24日 A2版作者: 王新平
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徐水县机关干部们走出会场,走向基层,走到乡村、企业第一线,掌握民情、民智、民意,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状态谋发展、帮民富。
“联系点”上联思路
3月9日,在久久集团青竹酿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县委书记王林在流水线前,一边与工人交谈,一边拿起灌装好的白酒仔细地看……,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这些产品即将运往天津,这种酒在天津有着良好的市场。”王林点点头说:“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确实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可是‘危中有机’,企业只要抓住机会,不断提质增效,开发新产品,就能打开新局面。”王林说完,企业负责人就笑了:“太对了,我们今年推出了几个主打品牌,一进入市场就反响良好,‘金九九’酒更是得到了韩国人的青睐。”
在太行毛纺集团,县长李保森的话让集团管理者和职工都信心一振:“正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冬过去,就是大发展的春天。”
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徐水县明确提出要建好“干部联系点”,现在,全县以农村、社区、企业、重点工程项目为重点,县级领导、乡镇办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个县直部门都确定了自己的联系点,定期走访,面对面交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联系点正在建成徐水改革创新的实验点、科学发展的实践点。
“调研周”里摸实情
“最近,我们打算去越南开拓市场。”3月10日,徐水遂城兴盛管件公司老板李双彬对镇党委书记马志信说。“是啊,现在欧洲、中东市场都受到影响,就得谋求新路,一方面进行内部创新,一方面开拓外面的市场。”手拿法兰盘,马志信说道。像马志信这样,遂城镇30多名干部全都深入企业、村子,进行蹲点调研,了解企业和村子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下一步发展出主意、想办法。
徐水县委宣传部的“调研周”活动变成了“新闻企业行”,宣传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特别报道组深入骨干企业,开展以“到一线、挖亮点、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徐水新闻企业行”活动,深入企业,进车间、听介绍、记录经验。现已深入到巨力、俊峰、首创等多个企业,采写新闻稿件12篇,在县内媒体进行报道,交流经验、鼓舞士气,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徐水县的“调研周”活动,就是要求干部们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问计于民。据了解,现在全县干部共撰写蹲点手记、调研报告等数百篇。
“恳谈日”里心交心
“咱们不能再这样单打单干了,得抱成团。”徐水县东史端乡立达废钢公司老板李东响在“恳谈日”对乡党委书记曹卫东说。曹卫东肯定地说:“对,废钢回收是个朝阳产业,能实现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方向,所以,这个产业我们需要进一步整合、做大。咱们组建大的公司回收基地,争取与北京首钢、天津大无缝钢厂建立稳定联系。”曹卫东话音刚落,就引来了一阵掌声。
高林村镇是个农业发展大镇,这里的大棚西红柿远近闻名。这不,第一穗西红柿刚上市,镇党委书记吕金文就来到了棚中:“今年的价格怎么样?”“不错,但是吕书记,我明年想试种冷棚。”大棚种植户李增良说。“好啊,冷棚不用烧煤,西红柿上市时暖棚蔬菜刚下去,露地蔬菜还没上来,价格也不低,是我镇蔬菜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吕金文扳着手指头算着。高林村镇共有设施蔬菜2.5万亩,为了让这个富民产业越做越强,该镇想方设法引进新品种、新设备,并先行试种再予以推广,避免农民走弯路。
为了使决策更科学,徐水县要求对拟出台的政策、规定和改革举措,特别是涉及民生、民富、民安方面的政策措施,都要进行民主恳谈,广泛征求意见。现在不仅是重要的政策、规定,就连一些小的事情,徐水的干部们都想着在群众中坐一坐,聊一聊,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集中民智才能做到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