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志,俺家灯绳断了,没法修,你来帮下忙。”“贾书记,你赶紧来,老李头和邻居又闹起来了。”“老贾,村北地下泄洪管道向外渗水,要赶快修……”在徐水县南白塔村,党支部书记贾维志的电话整日里响个不停。
这些电话都是村民打来的,从家庭纠纷到琐碎小事,可谓是无所不有。每次接到电话,贾维志便会放下手头的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求助者排忧解难。时间长了,他的电话被乡亲们称为“便民热线”。尽管每天忙来忙去,但贾维志却不亦乐乎:“为了经济发展,为了乡亲们方便和邻里和谐,俺忙点不算啥。大伙儿有事找咱,是对咱的信任。”
52岁的贾维志,1999年被乡亲们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就把家里的电话公开:“当干部就要为百姓干实事,公开电话就是要乡亲们相信咱。”后来,贾维志有了手机,他又把号码公布于众。原来,村里出现问题,大家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人过问;如今,村里的事就是大伙儿的事,不管哪里出现问题,大家都争着打“热线”。
“前两天,大李和老贾两家闹意见,一前一后都给我打电话。我赶到后,把事情来龙去脉了解清楚,最后使两家人消除了隔阂。”贾维志满面笑容地说:“乡亲们打电话,是信得过咱,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不能辜负了乡亲们的信任。”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贾维志的“热线”就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几十起,受到大家的一致欢迎。
支书“热线”服务乡亲,邻里和睦人人齐心,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村风村貌焕然一新。这几年,南白塔村经济发展喜人,生态文明建设年年迈上新台阶。“这条‘热线’连起群众和干部,让大伙儿从心眼儿里感到温暖。干部真心实意为咱排难解忧,更鼓起了大家奔小康的干劲!”年逾七旬的贾大爷竖起大拇指夸奖道。
这些电话都是村民打来的,从家庭纠纷到琐碎小事,可谓是无所不有。每次接到电话,贾维志便会放下手头的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求助者排忧解难。时间长了,他的电话被乡亲们称为“便民热线”。尽管每天忙来忙去,但贾维志却不亦乐乎:“为了经济发展,为了乡亲们方便和邻里和谐,俺忙点不算啥。大伙儿有事找咱,是对咱的信任。”
52岁的贾维志,1999年被乡亲们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就把家里的电话公开:“当干部就要为百姓干实事,公开电话就是要乡亲们相信咱。”后来,贾维志有了手机,他又把号码公布于众。原来,村里出现问题,大家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人过问;如今,村里的事就是大伙儿的事,不管哪里出现问题,大家都争着打“热线”。
“前两天,大李和老贾两家闹意见,一前一后都给我打电话。我赶到后,把事情来龙去脉了解清楚,最后使两家人消除了隔阂。”贾维志满面笑容地说:“乡亲们打电话,是信得过咱,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不能辜负了乡亲们的信任。”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贾维志的“热线”就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几十起,受到大家的一致欢迎。
支书“热线”服务乡亲,邻里和睦人人齐心,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村风村貌焕然一新。这几年,南白塔村经济发展喜人,生态文明建设年年迈上新台阶。“这条‘热线’连起群众和干部,让大伙儿从心眼儿里感到温暖。干部真心实意为咱排难解忧,更鼓起了大家奔小康的干劲!”年逾七旬的贾大爷竖起大拇指夸奖道。
本报记者 赵志敏 通讯员 商志伟 杨桂桐
《保定日报》10月6日B1版
《保定日报》10月6日B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