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循环科技 抓特色基地
本报讯 徐水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按照“上规模、创特色、增效益”要求,积极培育了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实现了农产品的多次转化增值,带动了畜禽养殖、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农业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徐水县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和大量农产品基地,全力做大做强农产品龙头企业。该县漕河镇空城村原以奶牛养殖为主,现已引进利用牛粪生产双孢菇项目。该项目占地30亩,建起菇棚25个,采用立体种植模式,种植面积达15000平方米,每个菇棚可获纯利2-3万元。用牛粪和小麦秸秆、稻草等种植双孢菇,出菇后的废料可生产花肥、有机肥等,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养殖、种植业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了牛粪和燃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赢”。市科协已正式命名该基地为“保定市科普示范基地”。
该县还积极打造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目前已形成以高林村镇为中心的西红柿种植、正村乡为中心的秋黄瓜、小葱错季菜种植、大王店镇为中心的大棚草莓、大棚桃种植、漕河镇为中心的奶牛养殖、义联庄乡为中心的万亩柿子林基地等各具特色的种植养殖区域。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特色农产品基地可安排劳动就业3500余人,带动各类运输、批发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多个,以及3.6万余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